[发明专利]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8702.7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2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李俊峰;王刚;郭恩卿;盖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G11C1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娜拉 |
地址: | 230037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位寄存器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输入模块,用于根据输入信号端及第一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控制第一节点的电位;第二输入模块,用于根据输入信号端、第一时钟信号端、第一电源端及第一节点的信号,控制第二节点的电位;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节点的导通电平,将第二电源端的信号传输至输出信号端;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二节点的导通电平,将第一电平端的信号传输至输出信号端;下拉模块,用于在输出信号端输出导通电平时,下拉第一节点的电位。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移位寄存器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领域,为了实现发光控制或其他功能,常常需要用到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通常包括晶体管,由于工艺或其它原因,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会存在偏移,导致移位寄存器工作时,其内部控制节点的电压不稳定,进而导致移位寄存器无法稳定工作。
因此,如何提高移位寄存器的稳定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提高移位寄存器的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其包括:第一输入模块,与输入信号端、第一时钟信号端及第一节点电连接,用于根据输入信号端及第一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控制第一节点的电位;第二输入模块,与输入信号端、第一时钟信号端、第一电源端、第一节点及第二节点电连接,用于根据输入信号端、第一时钟信号端、第一电源端及第一节点的信号,控制第二节点的电位;第一输出模块,与第一节点、第二电源端及输出信号端电连接,用于响应于第一节点的导通电平,将第二电源端的信号传输至输出信号端;第二输出模块,与第二节点、第一电平端及输出信号端电连接,用于响应于第二节点的导通电平,将第一电平端的信号传输至输出信号端;下拉模块,与第一节点、输出信号端、第二电源端及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用于在输出信号端输出导通电平时,下拉第一节点的电位。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模块包括:
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输入信号端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输入模块包括:
第二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输入信号端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端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三节点电连接;
第三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节点电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
第四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端电连接,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
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第一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极与第三节点电连接。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下拉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二电容及第三电容;其中,
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电源端电连接,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输出信号端电连接,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电容的第一极电连接;
第二电容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
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三电容的第一极电连接;
第三电容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出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87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