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 D2D技术非授权频段的协商策略选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9323.X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8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24/08;H04W72/04;H04W72/06;H04W76/1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企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7 | 代理人: | 杨立铭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2d 技术 授权 频段 协商 策略 选择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5G D2D技术非授权频段的协商策略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基站实时监测无线资源使用和D2D业务的干扰情况,当资源紧张且干扰大于一定阈值则转入步骤S20;S20.基站向D2D终端下发使用非授权频段完成D2D直连通信的系统消息;S30.欲发起D2D直连通信的发起D2D终端收到该系统消息之后监测周围非授权频段的使用情况,并将空闲的非授权频段按照连续带宽的大小排序后发送给目标D2D终端;S40.所述目标D2D终端收到请求信息后检测自身非授权频段的使用情况,并按照非授权频段最优选择算法选择出最终的非授权频段,并将该非授权频段响应至发起D2D终端;S50.发起D2D直连通信。扩展5G D2D使用非授权频段成为可能,提高系统整体效率的同时增加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5G D2D技术非授权频段的协商策略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5G D2D(Device-to-Device)终端直通技术,指邻近的终端可以在近距离范围内通过直连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而不需要通过基站的转发。D2D技术由于本身的短距和直通优势,可以提高无线资源使用效率、扩展网络覆盖范围,因此在5G的建设中得到了大量的研究,未来D2D技术会应用到更多的场景中,提升用户的体验。
5G D2D通信技术均使用授权频段通信,所使用的无线资源通常有两种方式可以共享获得:1.正交方式;2复用方式。以正交方式共享蜂窝通信的无线资源使用了蜂窝通信未用的资源,适用于有空闲无线资源的情况下使用的场景;复用方式是以合理的方式复用授权频段,高效利用无线频谱,适用无线资源使用比较高的场景。因此5G D2D无线资源的共享方式成为了5G D2D研究的热点。
D2D的正交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基站的控制,但由于使用了蜂窝通信未用的资源,在通信容量上仍然有一定的局限;D2D复用方式在资源的使用上更为灵活,可以为系统带来通信容量的提升,但会引入更为复杂的干扰。在一些特殊场景比如资源紧张时,通信效率低,也无法使用非授权频段进行通信。
综上,现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能够通过基站监测动态地识别发起非授权频段的D2D通信,通过D2D终端双方的智能选择算法实现非授权频段的动态协商,从而扩展5G D2D使用非授权频段成为可能,提高系统整体效率的同时增加用户体验,从而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5G D2D技术非授权频段的协商策略选择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资源紧张时,通信效率低,也无法使用非授权频段进行通信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5G D2D技术非授权频段的协商策略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基站实时监测无线资源使用和D2D业务的干扰情况,当资源紧张且干扰大于一定阈值则转入步骤S20,否则继续监测;
S20.基站向D2D终端下发使用非授权频段完成D2D直连通信的系统消息;
S30.欲发起D2D直连通信的发起D2D终端收到该系统消息之后监测周围非授权频段的使用情况,并将空闲的非授权频段按照连续带宽的大小排序后发送给目标D2D终端;
S40.所述目标D2D终端收到请求信息后检测自身非授权频段的使用情况,同样将空闲的非授权频段按照连续宽带的大小进行排序,并按照非授权频段最优选择算法选择出最终的非授权频段,并将该非授权频段响应至发起D2D终端;
S50.发起D2D终端与目标D2D终端切换至该非授权频段进行D2D直连通信。
优选的,所述最优选择算法为选择出目标D2D终端和发起D2D终端空闲的具有最大共同连续带宽的频段作为最终的非授权频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93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