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形状记忆效应的低温锂电池智能加热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9459.0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8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37;H01M10/655;H01M10/6571;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张玉莹;李馨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形状 记忆 效应 低温 锂电池 智能 加热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低温智能加热功能的锂离子电池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该加热装置包括保温外壳、锂离子电池组、电致形状记忆加热片和电致形状记忆开关;保温外壳为柔性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电致形状记忆加热片在通电后发生弯曲变形贴合在电池表面进行加热;电致形状记忆开关在温度低于形状记忆转变温度时发生形状记忆变形,将锂离子电池组、电致形状记忆加热片相连形成闭合电路,对锂离子电池组进行低温加热。本发明不需要额外加热装置及温度继电器开关,完全通过形状记忆加热片及形状记忆开关控制自加热闭合电路的闭合与断开,解决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电池低温充放电性能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新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低温智能加热功能的锂离子电池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所述智能加热设计能够显著改善新能源电池的低温充放电性能。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但是,锂离子电池在-20℃以下的低温环境中充放电性能将大幅度降低,不适应外太空、南北极以及高纬度等极寒地区的长期使用。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内、外部加热和电极材料体系改进是目前常用的两种方法,而内、外部加热又是最简单、有效的一种设计方法。
中国专利(104282965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自加热装置及方法,即通过对锂离子电池组进行高频充放电,通过加热控制器开关使锂离子电池进行自加热的方法。
中国专利(106450527A)公开了一种采用锂离子电池组低温放电过程自身产热、通过加热控制器开关的方法,实现锂离子电池自加热,从而提高电池组低温容量利用率。
中国专利(109066017A)公开了一种通过锂离子电池自身放电给石墨烯加热片通电,通过加热控制器开关,实现电池自加热的目的,并通过仿真模拟手段预测电池自加热的温度及时间。
但是,上述加热方式都是采用电子控制器或继电器来打开/关闭加热过程,需要在电池组的基础上再设计额外的控制电路系统,目前还需要开发一种简单的电池低温加热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形状记忆材料设计具有自主开、关功能的智能加热装置,改善锂电池的低温充放电性能。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智能加热装置包括保温外壳,所述保温外壳内部设有锂离子电池组、电致形状记忆加热片和具有主动打开、关闭功能的电致形状记忆开关;所述锂离子电池组与电致形状记忆开关和电致形状记忆加热片通过导线形成连接回路;所述电致形状记忆加热片在加热状态时贴合在锂离子电池组的表面;所述电致形状记忆加热片在非加热状态时与锂离子电池组的表面相接触但不贴合。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保温外壳为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表面涂覆保温绝热层,例如聚氨酯保温层、酚醛树脂保温层等。
优选地,本发明所提供的电致形状记忆开关为形状记忆转变温度以下的电致形状记忆材料,主要是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纳米碳材料与形状记忆合金或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而成,其中的形状记忆合金包括镍钛、镍铝、铜铝镍等合金材料,形状记忆聚合物包括聚偏氟乙烯/丙烯酸酯、热塑聚氨酯(T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热塑性橡胶(TPR)等聚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形状记忆加热片是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纳米碳材料与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复合而成,在形状记忆转变温度以下通电后形状记忆加热片在通电后发生弯曲变形贴合在电池表面进行加热,电池组、加热片和形状记忆开关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本发明的利用形状记忆开关实现锂离子电池低温智能加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锂离子电池组在电致形状记忆开关的形状记忆转变温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使用;
(2)电致形状记忆开关闭合,锂离子电池组、电致形状记忆加热片和电致形状记忆开关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94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场非匹配棱边元的插值方法
- 下一篇:电机转子膨胀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