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活性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0071.2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廖运茂;李梅;李祥瑞;董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通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0/10 | 分类号: | C03C10/10;C03B1/00;C03B5/16;C03B25/00;C03B3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杜德海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活性 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生物活性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晶相和次晶相,所述主晶相为二硅酸锂和/或硅酸锂,所述次晶相包括磷酸锶,磷酸锶含量不低于所述微晶玻璃质量的0.5%,所述微晶玻璃包括如下组分:
SiO2 50%~73%
Al2O3 0.2%~2%
P2O5 0.5%~5%
Li2O 20%~30%
SrO 0.2~6%
ZrO2 0.5%~2.5%
B2O3 1.0%~3.5%
CaO 0.3%~3%
K2O 2%~10%
以质量百分含量计;
其中,所述次晶相通过两次晶化处理获得,第一次晶化处理温度为650℃-720℃,保温30min-60min,第二次晶化处理温度为820℃-890℃,保温30min-6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活性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玻璃中主晶相质量含量不少于50%,所述次晶相质量含量为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活性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晶相中磷酸锶含量不低于所述微晶玻璃质量的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活性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玻璃中,Li2O含量为22%~26%,和/或,SrO含量为1.3~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活性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玻璃还包括0.1%~2.7%的着色剂,所述着色剂选自Fe2O3、CeO2或Nd2O3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原料按设计配比在水中球磨混合,进行干燥处理;
b、将所述步骤a中干燥后的原料采用两段升温程序熔融,浇注形成玻璃,退火;
c、将所述步骤b中退火后的玻璃进行两次晶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球磨时间为20min-50min,所述干燥温度为60℃-120℃;和/或,所述步骤b中,所述退火温度为500℃-650℃,保温10min-20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活性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所述两段升温程序为第一段升温至900℃-950℃,保温30min-60min,第二段升温至1410℃-1470℃,保温30-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通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通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00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号码检索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