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基浇筑前预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0732.1 | 申请日: | 2021-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3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宋金灿;贾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2;E02D5/66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浇筑 预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桩基浇筑前预制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桩基在浇筑时,需要长时间的拼接组建模板,效率低下,使用完成后还需要拆模,桩基与桥桩主体部分粘接不紧,不利于桥梁安全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机架上侧板上有花键筒,花键筒下侧有圆盘,圆盘下端面上有凹槽,相邻的X状通道之间形成菱形的凸起块,菱形凸起的左端铰接有第一挡板,菱形凸起右端铰接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连接有绳索;花键筒内插装有花键轴,圆盘下方有螺纹筒,螺纹筒一侧有导杆,导杆上有滑筒,滑筒上端铰接有滑动块,滑筒下方有立杆,立杆下端有出料喷头;花键轴下端固定有圆台;机架右侧板上有砂浆泵,喷头与砂浆泵之间经管道连接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施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桩基浇筑前预制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建设中,桥桩承受桥梁的重量,为了增加桥桩桩基部分的承载能力,桥的桩基部分会浇筑出一个或者多个锥状的突出物,以增加桥墩的承载能力,尤其是在乡村建设中,没有专业的施工队,而且湿地、沙地普遍存在。现有的技术中,对于桩基底座的浇筑通常采用的是用多个模板进行拼搭组装,然后再浇筑,在此过程中,需要将多个模板相互紧密连接,还要注意密封情况,需要多人配合搭建,使用不方便,建筑完成后还需要拆模,工序较为繁琐。
也有少部分将桥墩部分预先制作,在浇筑桥桩主体部分时,再将预先制作的部分置于合适位置,并用水泥进行粘接密封,这种方式也有明显的弊端,如,不同桥梁上的桥墩直径大小不尽相同,如果需要预先制作,那只能针对某一直径的桥桩专门设计模板,造成的结果是虽然省了现场浇筑的繁琐步骤,但需要专用的模具,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大量废旧模板;再如,对于不同土质环境的桥桩基部分的倾斜度不尽相同,现有的模具是固定的尺寸及固定的倾斜角度,不能调节,所以工程队只能预存出大量尺寸的模板,以应对各种施工要求;最主要的一点,桥桩作为承重件,其桩基部分是预置的,桩基与桥桩主体部分之间会存在内应力,时间久了之后,极易产生裂纹,影响桥梁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桩基浇筑前预制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桩基在浇筑时,需要长时间的拼接组建模板,效率低下,使用完成后还需要拆模,桩基与桥桩主体部分粘接不紧,易产生内应力,不利于桥梁安全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机架上侧板上贯穿有能转动的花键筒,花键筒下侧固定有与其同轴的圆盘,圆盘下端面上有多个同心且呈优弧状的凹槽,相邻的两个凹槽之间经X状通道连通,多个凹槽与多个X状通道组成滑动槽,相邻的X状通道之间形成菱形的凸起块,菱形凸起的左端铰接有第一挡板,菱形凸起右端铰接有与第一挡板平行的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连接有绳索;花键筒内插装有能在其内上下移动的花键轴,花键轴外圆面上有螺纹结构,圆盘下方有套装在花键轴上的螺纹筒,螺纹筒一侧固定有水平状的导杆,导杆另一端与机架侧板固定在一起,使得螺纹筒不能转动,导杆上套装有能沿其滑动的滑筒,滑筒上端铰接有滑动块,滑动块置于滑动槽内,圆盘转动经滑动块带动滑筒沿着导杆左右移动,滑筒下方有竖直状的立杆,立杆能跟随滑筒左右移动,立杆下端固定有出料喷头;
所述的花键轴下端固定有水平状且能拆卸的圆台;机架右侧板上安装有砂浆泵,立杆的左右移动能控制砂浆泵的转速,立杆向靠近花键轴一侧移动时,砂浆泵的转速降低,喷头与砂浆泵之间经管道连接,砂浆泵能将水泥经管道泵送入喷头处。
本发明结构巧妙,能够预先用水泥或者其他物质进行制作出与桩基外形相仿的壳体,在桥墩浇筑时,将壳体直接置于合适位置,代替传统工序中的模板,能够大大降低施工时间,免去了装模与拆模的步骤,当然也保证了桥桩主体部分与桩基部分的连接牢靠,易于实现,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剖视图。
图2为圆盘上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图一。
图3为圆盘上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图二。
图4为矩形块与圆台的连接关系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未经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0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