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载银纱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0868.2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6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何杰;熊翰超;史丙华;姜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海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9 | 分类号: | D06M15/59;D06M11/00;C08G73/0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郭蓓霏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谷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纱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载银纱布,在纱布中负载有改性聚酰胺络合银;改性聚酰胺络合银主要由银离子与改性聚酰胺的氨基络合而成,改性聚酰胺的氨基仅存在于其分子结构的内部。银离子包裹于改性聚酰胺内部,进而与纱布紧密结合不脱落,使得银离子能够固定微量释放,释放稳定;银离子释放持续时间达8天以上,释放持久;抑菌性能优异;且采用的是非纳米银,无刺激、无致敏、无急慢性全身毒性、无遗传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医用载银纱布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安全性能高,且不会引入新的杂质元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载银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含银敷料是一种用于慢性难愈性伤口的换药敷料。目前的含银敷料,由于银离子本身具有易氧化等特点从而使敷料本身易变色失去抑菌效果,且银释放不可控易导致银沉积且抑菌效果不持久。
为了克服银离子容易氧化和释放不可控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设计了一种阳离子类型的封闭空间网络结构聚酰胺树状大分子聚合物稳定的纳米银水溶液,将其与纱布浸润结合。然而,纳米银可以通过内吞途径以颗粒形式进入细胞并持续释放银离子。因此,纳米银不仅可以通过其表面释放的银离子对细胞膜造成直接损伤,而且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具有明确的抗菌性和细胞毒性,不适用于创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非纳米银的、且银离子与纱布紧密结合不脱落的医用载银纱布,并提供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用载银纱布,在纱布中负载有改性聚酰胺络合银;所述改性聚酰胺络合银主要由银离子与改性聚酰胺的氨基络合而成,所述改性聚酰胺的氨基仅存在于其分子结构的内部。
上述的医用载银纱布,优选的,所述氨基和银离子的摩尔比为3~50:1(更优选为3:1),所述改性聚酰胺的结构式为:
。
优选的,所述纱布为脱脂棉纱布、全棉纱布、混纺纱布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纱布以纤维素为主要组分,纤维素中富含的羟基,在水溶液水中会产生电离带一定负电荷。改性聚酰胺中含有的氨基仅存在于分子结构内部,使得银离子包裹于改性聚酰胺内部,多余的氨基在水溶液中质子化后使其表面富含正电荷,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发生静电吸附及产生氢键等作用,使聚酰胺分子在纤维素纱布上有良好的分散均匀性性与附着稳定性及确定的比例关系,从而使聚酰胺络合银与纱布紧密结合不脱落,并保持优异的抑菌性能。
实验证明,载银纱布中的银离子能够固定微量释放,释放稳定;银离子释放持续时间达7天以上,释放持久;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绿农杆菌、白色念珠菌等抑菌率达99.9%以上,抑菌性能优异;且无刺激、无致敏、无急慢性全身毒性、无遗传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基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医用载银纱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多氨基单体与烯烃类物质发生缩聚反应合成超支化多氨基聚合物,然后通过酸酐类物质或环氧烷类物质对所述超支化多氨基聚合物进行改性,得到改性聚酰胺;
(2)分别将所述改性聚酰胺及含银化合物溶解于纯化水溶液中,将含银化合物溶液缓慢滴加到改性聚酰胺溶液中进行络合反应,加热挥发后,得到聚酰胺络合银溶液;
(3)将纱布浸染于聚酰胺络合银溶液中,经干燥后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海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海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08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