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固态废弃物破碎脱水分选裂解再生能源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2425.7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0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黎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创飞卓科技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谢静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固态 废弃物 破碎 脱水 分选 裂解 再生 能源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活固态废弃物破碎脱水分选裂解再生能源处理工艺,采用真空无氧热裂解技术前端采用固废综合分选系统及破碎系统破碎,随后进入真空无氧热裂解机组,通过热裂解最终产生炭黑和可燃混合油及混合可燃气,可燃气可用于设备供热系统回收循环利用。该生活固态废弃物破碎脱水分选裂解再生能源处理工艺,能够将一般工业固废分类中的废皮革、废塑料、废服装边角料、下脚料等固废,将此类固废变废为宝,且处理过程中能够对废气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不会存在二次污染,环保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活固态废弃物破碎脱水分选裂解再生能源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工业垃圾指机械、轻工及其它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如机械工业切削碎屑、研磨碎屑、废型砂等,工业的活性炭渣,硅酸盐工业和废弃塑料等有机物。
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工业固废处理设施综合利用水平整体偏低,处理效果较差,不能够对于工业固废进行再次利用,且在处理过程中容易排放一些污染性气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环保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活固态废弃物破碎脱水分选裂解再生能源处理工艺具备能够将一般工业固废分类中的废皮革、废塑料、废服装边角料、下脚料等固废,将此类固废变废为宝,热裂解后产品固体炭黑能够用于工业用炭黑原料,生物燃料油中70%为柴油成分,燃料油热值与重油相当,燃烧率高,作为工业或船舶燃料回收利用价值高,生物天然气产品将作为热裂解设备自身供热能源,清洁高效,且处理过程中能够对废气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不会存在二次污染,环保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目前一般的工业固废处理设施综合利用水平整体偏低,处理效果较差,不能够对于工业固废进行再次利用,且在处理过程中容易排放一些污染性气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环保性能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2.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固态废弃物破碎脱水分选裂解再生能源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工业垃圾通过回收分选输送至垃圾粉碎机内,并经过垃圾粉碎机粉碎成合适大小,再通过螺旋输送机送入专用烘干机,使工业在理在烘干箱内与高温介质进行热交换,在烘干完后,合格物料经过密闭输送系统送入连续碳化机内;
步骤2、将烘干后的物料通过密闭输送系统均匀送至连续热裂解气化区中,并在无氧环境下,随着主反应釜一起转动,翻转,并与设备内无氧热裂解后的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在气化区完成第一段热裂解,对物料内的水分进行彻底蒸发,并将长链有机物裂解出短链有机物,所述第一段热裂解温度为300-400℃,停留时间为10-15min;
步骤3、第一段热裂解完成后的物料随连续主反应釜向出炭方向移动,并进行第二段热裂解,所述第二段热裂解温度为800-1000℃,停留时间为15-20min,所述第二段热裂解能够进一步将长链有机物裂解成短链有机物;
步骤4、第二段热裂解完成后、通过筛分装置进行筛分,筛分后的固定成分进入至固炭区,利用自身余热完成残余有机质的裂解,同时温度逐步降低,使高温裂解时固体成分冷却,筛分后的废活性炭固体产品进入螺旋输送机;
步骤5、所述第一段热裂解和第二热段裂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有机物通过引风机进行引出,并通过设备进行除尘、冷却和脱水,再通过安全分气箱进入至高温净化炉内进行燃烧。
优选的,所述第一段热裂解的加热源来自既有的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所述第二段热裂解的加热热源来自工业固废热裂解自产燃气及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
优选的,上述所述步骤中产生的尾气通过旋风除尘器、急冷塔、二次喷淋塔、静电除尘器和一体式光氧机进行处理,最后通过活性炭箱处理达标后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创飞卓科技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创飞卓科技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2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