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药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2584.7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1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何前军;杨武利;姚先先;王英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54 | 分类号: | A61K47/54;A61K31/409;A61K31/555;A61K45/00;C08G83/00;A61P35/00;A61P35/04;B82Y5/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陈小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有机 框架 纳米 药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肿瘤 治疗 中的 应用 | ||
1.一种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药物包括:
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所述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与酸反应释放氢气;
化疗药物,所述化疗药物通过溶液浸渍担载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为可降解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与酸反应释放氢气时,同时释放担载的化疗药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疗药物包括阿霉素、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喜树碱、拓扑替康、多柔比星、顺铂、氟尿嘧啶、卡铂、丝裂霉素、培美曲塞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由金属与卟啉分子通过配位反应,合成所述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药物中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
将所述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分散到化疗药物的溶液中均匀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的pH值调节至预设值后,向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中通入惰性气体并搅拌第一预设时长后,离心洗涤得到所述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药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包括铁、锌、镁、铝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卟啉分子包括5,10,15,20-四(4-吡啶基)卟啉分子,所述由金属与卟啉分子通过配位反应,合成所述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药物中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包括:
将所述卟啉分子溶解于酸性溶液中得到卟啉溶液,将所述卟啉溶液加入到所述金属对应的金属盐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溶液,其中,所述酸性溶液包括盐酸溶液、硝酸溶液、硫酸溶液、磷酸溶液、醋酸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盐溶液包括金属氯化物溶液、金属硝酸盐溶液、金属硫酸盐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向所述第一溶液中加入稳定剂,得到第二溶液,其中,所述稳定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透明质酸、聚乙二醇、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溶液中包含所述金属对应的金属离子,以及包含所述金属离子的纳米颗粒组成的金属离子基有机框架纳米材料,所述稳定剂对所述金属离子基有机框架纳米材料进行稳定;
向所述第二溶液中加入还原剂,将所述金属离子基有机框架纳米材料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为零价金属原子,得到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所述还原剂包括硼氢化钠、水合肼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包括铁、所述金属盐溶液包括金属氯化物溶液、所述卟啉分子包括5,10,15,20-四(4-吡啶基)卟啉分子、以及所述酸性溶液包括盐酸溶液时,所述将所述卟啉分子溶解于酸性溶液中得到卟啉溶液,将所述卟啉溶液加入到所述金属对应的金属盐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溶液的步骤,包括:
将5,10,15,20-四(4-吡啶基)卟啉分子溶解于盐酸溶液中得到卟啉溶液,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5~20mM;
将金属铁对应的氯化物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得到氯化铁溶液,所述金属铁对应的氯化物与所述卟啉分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为2:1,所述金属铁对应的氯化物与所述盐酸溶液中的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为4:9;
将所述卟啉溶液加入到所述氯化铁溶液中均匀混合,得到第一溶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稳定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时,向所述第一溶液中加入稳定剂,得到第二溶液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第一溶液中加入浓度为100mM的碳酸钠溶液后,在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氛围下搅拌第二预设时长,并分离出沉淀物;
将所述沉淀物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并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超声波震荡第三预设时长,得到第二溶液,所述第二溶液中包含的金属离子基有机框架纳米材料为铁离子基有机框架纳米材料,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与所述铁离子基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质量比例为1:5至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25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