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5017.7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9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孝强;胡博林;潘园园;周风媛;邹家兴;王新丰;谢承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何兆菲 |
地址: | 4111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控制 循环 除垢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包括进水管组、除垢单元、排水管组、电源及电控组件,除垢单元包括水箱、阳极板和阴极板,阳极板和阴极板竖向布置在水箱内,分别与电源电连接。进水管组包括进水主管和进水支管,进水主管与水箱内部相通,进水支管有两个且与进水主管相连,各进水支管通过阻垢管道和清垢管道与水箱内部相通。排水管组包括出水管道和排污管道,排污管道与水箱的底部相连,出水管道一端与排污管道的中部相通。电控组件包括控制器、电导率测定仪。本发明公开了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操作简便,易于维护,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寿命长,能实现高效自动除垢、清垢,减少人力成本,提高除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水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循环水因暴露在空气中,导致空气中的微生物、灰尘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恶化。且循环水不断蒸发,水质也在不断浓缩,导致水中离子浓度过高,造成换热设备结垢。结垢和粘泥沉积造成换热器换热效率下降,能耗增加,严重时会被迫停产和损坏设备。
为解决循环水系统的结垢问题,传统方法主要以投加阻垢剂,并定期排污、补水的方法为主,但这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二次污染。且由于水量大,更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20世纪70年代,电化学技术被提出,且因其绿色、清洁、无污染的优点在工业循环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化学技术有着良好的除垢效果,并能起到杀菌灭藻的作用,但由于水垢大量沉积在阴极板上,导致除垢效率降低,需要停止运行并人工清垢,使整个除垢系统负担了更大的运行和人力成本,极大的制约了电化学除垢效率。因此,现有技术亟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解决现有的除垢设备需要停止运行并人工清垢,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清垢操作难度大,费时费力,运行成本和人力成本高,极大的制约了电化学除垢效率的问题。
一种全自动控制循环水除垢装置,包括进水管组、除垢单元、排水管组、电源及电控组件,除垢单元包括水箱、阳极板和阴极板,水箱为封闭的壳体结构,其下部为沉降区。
阳极板和阴极板竖向布置在水箱内部,分别通过阳极接线端和阴极接线端与电源电连接。
进水管组位于水箱的上方,包括进水主管和进水支管,进水主管的下端伸至水箱内部,所述进水支管有两个,对称布置在进水主管的两侧。
各进水支管的一端均与进水主管的中部相连相通,另一端通过阻垢管道与水箱内部相通,其中部通过清垢管道与水箱内部相通。
排水管组设在水箱下方,包括出水管道和排污管道,排污管道竖向布置,其上端与水箱的底部相连,出水管道横向布置,其一端与排污管道的中部相连相通。
电控组件包括控制器、电导率测定仪,所述电导率测定仪的信号端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水箱包括顶板、环形侧板和底板,顶板的边缘处与环形侧板的上端为一体结构,阳极接线端和阴极接线端均设在水箱的外壁上。
所述顶板为弧形板或底端封闭的锥筒,其边缘处与环形侧板的下端为一体结构,形成水箱下部的沉降区。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电源配置有可切换电源正负极的触控器,电源通过触控器分别与阳极接线端和阴极接线端电连接,所述触控器的信号端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各阻垢管道和清垢管道的上端与对应进水支管相连相通,下端伸至水箱内部。
每个清垢管道上均配置有第一进水电磁阀,进水主管上配置有第二进水电磁阀,第二进水电磁阀位于进水支管与进水主管连接处和水箱之间,第一、第二进水电磁阀的信号端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50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动物粪便成形程度的鉴定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方便调节的课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