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OD降解复合菌在线培养及驯化的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5052.9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0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徐计彦;崔旭东;董伟;赵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宇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12N1/36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od 降解 复合 在线 培养 驯化 污水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COD降解复合菌种在线培养及驯化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污水输送至曝气池,在达到设计容量80%时停止进水;直接在曝气池进水端投加菌种,开始COD降解复合菌培养;每天至少两次检测水中COD,当系统中COD降低并保持稳定后,从20%最大进水量开始进水,并检测COD,氨氮,总氮,SVI;按照每天10%的比例逐步提高进水,水量直至进水量达到设计水平。其COD降解复合菌种的培养、驯化及投加过程均在线实时完成,无需进行任何冷冻保存及运输,大大降低了能耗和处理成本,并最大程度的降低操作的复杂性,其投入低,污水处理周期短,效益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OD降解复合菌在线培养及驯化的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及法律意识的不断健全,使得对污水处理的要求和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在污水处理中,降解COD是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之一,也 是目前污水处理的难度之一。在实际的污水处理工程中,高浓度COD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法、物理方法和生物讲解法法等。化学法,即,通常采用化学药剂将水中的COD氧化成 水和CO2。化学法由于需要添加大量的化学药剂,对设备及管道的 腐蚀大,而且处理后的水体中含有大量化学物质,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并且需要持续投加。
物理方法有过滤法,过滤法是将废水与各种过滤和沉降装置接触,将含有COD的物质与处理后的污水分离的方法。普通过滤法无法去除溶解于水中的COD,膜过滤法投资大,浓水处理和膜清洗等后续处理耗时,耗能生物法去除COD是在指废水中的COD在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生理,生化反应 等一系列反应,最终将COD转化为水,CO2,从而达到去除COD的目的。
总的来说传统的污水方法采用 污泥培养微生物进行降解污水中的含COD污染物,但是由于培养慢,效率低,抗冲击负荷低, 而且由于污泥死亡而带出的大量跑泥,严重影响了出水水质。
传统的COD降解菌种培育及驯化方法,均采用异地培养驯化的方法,其缺点有:
1、采用异地提取及培养,驯化难度高,时间长,效率低;
2、由于是在实验室中驯化培养,培育出来的菌种对生存环境条件要求苛刻,在实际投加使用中存活率低;
3、由于是异地培育,菌种在运输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冷冻,导致菌种寿命明显下降,在实际使用的激活过程中利用率低;
4、菌种属于外来投加,针对性不强,需要较长时间的驯化,导致早期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
5、由于外来投加菌种需要现场有额外扩大培养设施投加菌种以驯化和增加反应池中的含菌量,给管理操作带来极大的麻烦,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在实际使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OD降解复合菌种在线培养及驯化的污水处理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其COD降解复合菌种的培养、驯化及投加过程均在线实时完成,中途无需进行任何冷冻保存及运输,改变了传统技术在实验室培养菌种、长距离冷藏运输、使用 时再激活的繁琐操作,现场需要配套设施,大大降低了能耗和处理成本,并最大程度的降低操作的复杂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COD降解复合菌种在线培养及驯化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 将污水输送至曝气池,在达到设计容量80%时停止进水;
2) 直接在曝气池进水端投加菌种,控制溶解氧浓度为 2 ~ 5 mg/L,水温不低于15度,开始COD降解复合菌培养;
3) 每天至少两次检测水中COD,氨氮,总氮,SVI,控制溶解氧浓度为2 ~ 5 mg/L,水温不低于15摄氏度,使生长中的微生物处于适宜状态进行培养和驯化;
4) 当系统中COD降低并保持稳定后,从20%最大进水量开始进水,并检测COD, 氨氮,总氮,SVI。
进一步的,如果污水中有抑制性物质,COD降解缓慢,加入20%清水至设计容量继续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宇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宇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50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