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藻类微生物智能交互培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5149.X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雷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腾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04;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廖娜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藻类 微生物 智能 交互 培养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藻类微生物智能交互培养设备,包括培养池和与其规格相匹配的防护盖板,所述培养池的内底壁上放置有多个配重盒,每个所述配重盒内均固定设有永磁体,所述培养池内设有多个浮扰机构,每个所述浮扰机构均包括轻质管、混合管和浮球,每根所述混合管的上端均与相应轻质管的下端密封连接,每个所述浮球均与相应混合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每根所述轻质管内均开设有储气腔,每根所述混合管内均开设有储液腔。本发明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的差值超过既定值后,会驱动浮游机构上下运动,对培养液进行充分的扰动,促使藻类微生物均匀分布,并且耗能较低,能有效节约电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藻类微生物智能交互培养设备。
背景技术
微生物主要由单细胞生物构成,其种类十分繁多,相应的,微生物的应用也特别广泛,为获得更多的微生物代谢产物,人们会在培养池内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培养。
藻类微生物在静置培养时会随培养液内营养物质的沉积而运动到培养池的下部,因此培养池内的藻类微生物分布并不均匀,容易出现局部区域的营养供应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藻类微生物批量死亡而培养池的面积较大,若采用搅拌装置不间断的扰动培养液,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并且靠近培养池边缘处的培养液不能得到充分的扰动,还是会出现藻类微生物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此外,搅拌装置的扰流速度大、强度大,不利于藻类微生物正常生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藻类微生物智能交互培养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藻类微生物智能交互培养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藻类微生物智能交互培养设备,包括培养池和与其规格相匹配的防护盖板,所述培养池的内底壁上放置有多个配重盒,每个所述配重盒内均固定设有永磁体,所述培养池内设有多个浮扰机构,每个所述浮扰机构均包括轻质管、混合管和浮球,每根所述混合管的上端均与相应轻质管的下端密封连接,每个所述浮球均与相应混合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每根所述轻质管内均开设有储气腔,每根所述混合管内均开设有储液腔,且位置相对应的储气腔与储液腔相连通,每个所述储液腔的下端均通过圆孔与培养池连通。
在上述藻类微生物智能交互培养设备中,每根所述轻质管的顶端均设有与对应储气腔相连通的进气口,且进气口中安装有调压机构,每个所述调压机构均包括微型风机和第二电磁阀,每个所述储气腔内均密封滑动安装有滑塞,每根所述轻质管的外侧壁上均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在上述藻类微生物智能交互培养设备中,每根所述混合管的侧壁内均开设有环形的排液槽,且排液槽与对应的储液腔之间连通有分流管,每个所述分流管与储液腔相接处均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每个所述排液槽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排液孔,位于同一排液槽上的多个排液孔呈螺线形均匀排列。
在上述藻类微生物智能交互培养设备中,每个所述浮球内均安装有电磁铁和主板,每个所述浮球的下端均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每个所述浮球的密度均小于1g/cm3。
在上述藻类微生物智能交互培养设备中,所述培养池的外侧壁上环绕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与培养池之间绕设有加热盘管,所述培养池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电控屏,多个所述主板均通过蓝牙模块与电控屏相配对。
在上述藻类微生物智能交互培养设备中,所述防护盖板上设有延伸至培养池内的补液管和进气管,所述培养池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气体检测仪和液位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配重盒、永磁体和电磁铁,可以通过改变配重盒的位置来调整浮扰机构的位置,使其效果更好,电磁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永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两者磁性相吸,使浮扰机构保持竖直,减少浮扰机构所占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腾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腾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51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