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镍基硬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5162.5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汪姚岑;张岩;曹崇德;郝梓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08 | 分类号: | C22C38/08;C22C38/02;H01F1/047;C22C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项莉莉 |
地址: | 4011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镍基 硬磁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镍基硬磁材料,属于磁性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主要由元素Fe、Ni、P及Si组成,所述铁镍基硬磁材料的组分为FeaNibSicPd,所述FeaNibSicPd为多晶体形态;其中,a、b、c、d分别代表对应各元素的摩尔百分比,40≤a=b≤42,16≤c+d≤20,c<d。本发明提供的硬磁材料在Fe‑Ni‑P合金中加入适量Si,最高矫顽力达920Oe。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性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镍基硬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性能永磁体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钕铁硼和钐钴为代表的稀土永磁材料,另一类是以铁铂、钴铂为代表的具有L10晶体结构的永磁材料。虽然相较于后者,前者在成本上相对可以接受,但仍然需要大量使用稀有资源,阻碍了磁性材料的应用与生产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样具有L10结构,L10-FeNi(图1)不含有贵重元素,且以其高“磁晶各向异性能”而表现出优异的永磁性,然而铁镍两种元素的合金在通常的凝固和热处理条件下往往会优先形成不具备永磁性的A1-FeNi(图1),使得合金中的铁、镍原子通常不具备充分扩散重排形成有序相的能力,因此激发合金中铁镍原子的低温扩散能力和提高L10相的热稳定性对于铁镍基硬磁材料的制备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铁镍基硬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硬磁材料在Fe-Ni-P合金中加入适量Si,最高矫顽力高达920Oe。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主要采用铁镍基非晶态合金的晶化相变而合成含有L10-FeNi铁镍基永磁体。
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提供一种铁镍基硬磁材料,主要由元素Fe、Ni、P及Si组成,所述铁镍基硬磁材料的组分为FeaNibSicPd,所述FeaNibSicPd为晶体形态;其中,a、b、c、d分别代表对应各元素的摩尔百分比,40≤a=b≤42,16≤c+d≤20,c<d。
优选的,2≤c≤4。
更优选的,所述铁镍基硬磁材料为Fe42Ni42Si2P14或Fe40Ni40Si4P16。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提供一种铁镍基硬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料铁源、镍源、硅源及磷源,均匀混合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1100~1250℃熔炼15~20min,得到中间合金,再将中间合金采用熔体快速冷却形式,获得非晶态合金;所述磷源为含磷的铁合金或镍合金;
S2、将S1获得的非晶态合金,于300~450℃退火处理0.5~2h,即得晶态铁镍基硬磁材料。
优选的,所述铁源为纯铁和/或磷化铁。
优选的,所述镍源为纯镍和/或磷化镍。
优选的,所述磷源为磷化铁和/或磷化镍;所述硅源为纯硅。
优选的,所述熔体快速冷却速率为1x106~4x106℃/s。
更优选的,所述熔体快速冷却选用单辊甩带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将中间合金在单辊甩带机上加热熔化后,于1100~1200℃时加压使熔体喷射至旋转铜辊上,通过铜辊甩出,即得非晶态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5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