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制品自动划线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5483.5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9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庞光伟;庞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合川区金星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3/06 | 分类号: | C03B3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4015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制品 自动 划线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制品自动划线设备,包括操作平台,在所述操作平台的下方设置有转动电机,在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若干玻璃制品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转动电机能够带动固定机构转动,在每个所述固定机构旁侧的操作平台上设置有划线机构,在所述操作平台上还通过支架连接有与固定机构相配合的压紧机构,且所述压紧机构设于所述固定机构的正上方。其显著效果是:实现了玻璃制品的自动化线,相较于传统技术,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划线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玻璃制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制品自动划线设备。
背景技术
玻璃容器等制品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坯体成型、划线切割、封口、接把等步骤。在划线切割步骤中,需先对玻璃坯体按要求尺寸进行划线,然后进行分割。目前,玻璃坯体的划线均由人手工完成,尺寸精度差,劳动强度大,并且容易划伤工人的手,安全系数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制品自动划线设备,实现自动移动划线,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玻璃制品自动划线设备,其关键在于:包括操作平台,在所述操作平台的下方设置有转动电机,在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若干玻璃制品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转动电机能够带动固定机构转动,在每个所述固定机构旁侧的操作平台上设置有划线机构,在所述操作平台上还通过支架连接有与固定机构相配合的压紧机构,且所述压紧机构设于所述固定机构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安装板与机架,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机架的顶端,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所述固定机构、划线机构与支架,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所述转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所述操作平台相连的垫板,所述垫板上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中心开设有与待加工玻璃制品相适应的固定孔,该固定孔的底部截面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转动电机输出轴相连的主动齿轮以及与所述固定机构的转轴相连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划线机构包括与所述操作平台相连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有伸缩气缸,在该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刀座,所述刀座上设置有刀杆,所述刀杆上通过刀头连接有划线刀具。
进一步的,所述刀座与刀杆之间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块上还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靠近刀座的一端通过伸缩弹簧与所述刀杆相连,所述调节螺杆远离刀座的一端形成有调节旋钮。
进一步的,在所述调节螺杆上开设有装设孔,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装设于该装设孔内,所述伸缩弹簧的另一端限位于所述刀杆上形成的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与所述操作平台固定连接的底板,在所述底板的后侧固定有立板,所述立板上竖向开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伸缩气缸通过穿设于安装槽内的螺栓实现与立板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立板的前侧表面与底板之间连接有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的伸缩杆朝下设置并与连接板相连,在所述连接板上穿设有压紧杆,所述压紧杆的上端形成有限位头,所述压紧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头,在所述连接头与连接板之间的压紧杆上穿设有缓震弹簧,在所述连接头上可拆卸连接有柔性材料制成的压头。
本设备在划线生产时,采用固定机构将待加工的玻璃制品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压紧机构将待加工的玻璃制品进行压紧固定,之后控制转动电机工作带动固定机构旋转,从而控制待加工的玻璃制品旋转,最后控制伸缩气缸驱动划线刀具与待加工的玻璃制品相接触,当待加工的玻璃制品旋转一周后即可实现划线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合川区金星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合川区金星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5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