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物在减少麻醉药物副作用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5710.4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9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叶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百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58 | 分类号: | A61K31/58;A61P25/00;A61P23/00;A61K31/137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0 | 代理人: | 孙稚源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减少 麻醉 副作用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在减少麻醉药物副作用中的应用,所述药物主要活性成分由丹参酮IIA制成,所述麻醉药物以氯胺酮为主要活性成分,所述药物为颗粒剂、胶囊、丸剂、片剂、冲剂、散剂、悬浮液、溶液、糖浆、注射剂、口服液制剂形式的一种;本发明发掘了丹参酮IIA的新用途,提供了新的应用方向——其可显著抑制由氯胺酮引起的神经干细胞的凋亡,对由使用麻醉剂氯胺酮导致的神经毒性等副作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物在减少麻醉药物副作用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氯胺酮是一种苯基环己胺衍生物,在1970年作为速效静脉麻醉剂被应用。氯胺酮由于半衰期短和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较轻等特点,常用于满足成人和儿童,产科患者的麻醉需求。然而,在临床报告中,氯胺酮出现“负性反应”,包括讲话含糊不清、运动失调和精神错乱。因此,有必要开发辅助治疗保护方法以抑制或减弱氯胺酮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根据现有的研究表示,氯胺酮的不良反应有可能是因为氯胺酮对神经细胞有毒性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在减少麻醉药物副作用中的应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氯胺酮对神经细胞有毒性作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药物在减少麻醉药物副作用中的应用,所述药物主要活性成分由丹参酮IIA制成,所述丹参酮IIA的结构式为式(Ⅰ)所示
所述麻醉药物以氯胺酮为主要活性成分。
丹参酮IIA在制备保护神经干细胞免受麻醉药物引起的神经毒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保护神经干细胞的药物是指含有药学上有效量的丹参酮IIA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所述药物为颗粒剂、胶囊、丸剂、片剂、冲剂、散剂、悬浮液、溶液、糖浆、注射剂、口服液制剂形式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发掘了丹参酮IIA的新用途,提供了新的应用方向;
(2)丹参酮IIA可显著抑制由氯胺酮引起的神经干细胞的凋亡,对由使用麻醉剂氯胺酮导致的神经毒性等副作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丹参酮IIA已经在临床的其他疾病中应用,具有丰富的临床资料,可较快地应用于麻醉剂氯胺酮引起的神经毒性的临床治疗中;
(4)丹参酮IIA的制备原料丰富,工艺技术简单,成本价格低,适用于广泛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CCK8检测丹参酮IIA对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的活力的影响;
图2为流式细胞仪检测丹参酮IIA对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的凋亡的影响;
图3为Western blot检测丹参酮IIA对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中TORC1/CREB/BDNF通路关键蛋白TORC1,p-CREB,BNDF以及凋亡关键蛋白Bcl-2,Bax和Cleved caspase-3的表达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在减少麻醉药物副作用中的应用,采用了以下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CCK-8检测丹参酮IIA对氯胺酮对神经干细胞的细胞活力的影响。分三批同步进行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百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百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57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