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金属工件内壁电镀后打磨装置用匀速伸缩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6470.X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1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龙;郑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晓龙 |
主分类号: | B24B5/35 | 分类号: | B24B5/35;B24B5/40;B24B41/04;B24B47/12;B24B4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廖娜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金属 工件 内壁 电镀 打磨 装置 匀速 伸缩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中空金属工件内壁电镀后打磨装置用匀速伸缩机构,涉及电镀打磨领域,包括主体、伸缩装置、提醒装置、转动装置和连接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伸缩装置和提醒装置,电动伸缩杆运转带动固定杆进行位移,固定杆位移带动打磨盘进行位移,位移同时,电机运转带动打磨盘进行转动,打磨盘转动对L形工件的内壁进行打磨,打磨盘至L形工件的弯曲部分时,打磨盘沿着L形工件的弯曲内部进行转动,打磨盘转动带动一号导电块位移与二号导电块接触带动蜂鸣器通电运转,此时打磨盘转动四十五度角,启动电动伸缩杆将打磨盘取出,再从L形工件的另一个口进入进行打磨,便于对L形工件内壁弯曲的部分进行打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打磨领域,具体是中空金属工件内壁电镀后打磨装置用匀速伸缩机构。
背景技术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在工件电镀之后需要对工件进行打磨。
但是,目前在对“L”形中空金属工件进行打磨时,直线部分通过打磨盘在其中空位置进行打磨,而弯曲部分则难以进行打磨,因弯曲部分具有两个不同的弧度,虽然弧度的角度相同,但是长度不同,造成转弯处打磨困难;同时,打磨盘在使用中,磨损严重,需要有结构对打磨盘进行快速的安装和拆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目前在对“L”形中空金属工件进行打磨时,直线部分通过打磨盘在其中空位置进行打磨,而弯曲部分则难以进行打磨,因弯曲部分具有两个不同的弧度,虽然弧度的角度相同,但是长度不同,造成转弯处打磨困难;同时,打磨盘在使用中,磨损严重,需要有结构对打磨盘进行快速的安装和拆卸的问题,提供中空金属工件内壁电镀后打磨装置用匀速伸缩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中空金属工件内壁电镀后打磨装置用匀速伸缩机构,包括主体、伸缩装置、提醒装置、转动装置和连接装置,所述主体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一侧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L形工件;
其中,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有位于安装板外壁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一端连接有弯曲杆,所述弯曲杆的内壁连接有弯曲柱,所述弯曲柱的一端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连接有固定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提醒装置包括有位于滑槽内壁和固定板一侧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固定杆之间连接有一号弹簧,所述弯曲柱与滑块之间连接有细绳,所述细绳贯穿于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壁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固定板之间连接有二号弹簧,所述一号导电块的一端位于二号弹簧的上方连接有一号导电块,所述固定板的内部位于一号导电块的一侧连接有二号导电块,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安装有蜂鸣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有位于安装块内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有位于连接块的外壁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连接有打磨盘,所述连接槽的内壁位于打磨盘的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连接块的外壁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连接块之间连接有固定弹簧,所述卡块的内壁连接有固定丝杆,所述固定丝杆的外壁连接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的外壁连接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的内壁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两端连接有转动盘。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弯曲柱的外壁与弯曲杆的内壁相契合,所述弯曲柱的外壁与弯曲杆的内壁在水平方向上的形状均为圆弧形。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导电块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一号导电块通过导线与蜂鸣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与固定板之间的间距为弯曲柱圆弧周长的四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晓龙,未经郑晓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64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