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环己烷氧化液废碱分离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7005.8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白志山;吕福炜;潘罗其;刘洪武;宋晓敏;王春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灿越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7C45/28;C07C49/403;C02F1/66;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顾兰芳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环己烷 氧化 液废碱 分离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新型环己烷氧化液废碱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环己烷氧化液和通过碱液分布器进入的NaOH水溶液,均匀分散后流入碱洗分离罐顶部的碱洗双丝反应层进行混合、碱洗,在反应层内NaOH水溶液与氧化液中酸、脂等充分中和后,混合物进入碱洗分离罐下部的分离单元,经斜板内件分离后,获得含碱废水和Na+浓度为50~100mg/L的环己烷氧化液;
(b)步骤(a)中Na+浓度为50~100mg/L的环己烷氧化液和通过水洗水分布器进入的水洗水,均匀分散后流入水洗分离罐顶部的水洗双丝反应层进行混合、水洗,水洗后的混合物进入水洗分离罐下部的分离单元,经水洗聚结内件分离后,获得含碱废水和Na+浓度为10~20mg/L的环己烷氧化液;
(c)步骤(b)中Na+浓度为10~20mg/L的环己烷氧化液进入聚结分离罐,经聚结内件的聚结作用后,获得含碱废水和Na+浓度为2~3mg/L的净化环己烷氧化液。
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碱洗分离罐分离后得到的含碱废水,大部分返回碱洗分离罐重新参与碱洗,其余含碱废水外排。
3.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水洗分离罐分离后得到的含碱废水,大部分返回水洗分离罐重新参与水洗,其余含碱废水外排。
4.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用新鲜碱液为10~20%NaOH水溶液,NaOH水溶液与环己烷氧化液的流量比为1:20~1:200。
5.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水洗水与环己烷氧化液的流量比为1:50~1:200。
6.一种新型环己烷氧化液废碱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
碱洗分离罐,所述碱洗分离罐包括碱洗混合单元和分离单元,碱洗混合单元设有碱液分布器和碱洗双丝纤维反应层,分离单元设有斜板内件;
水洗分离罐,所述水洗分离罐包括水洗混合单元和分离单元,水洗混合单元设有水洗水分布器和水洗双丝纤维反应层,分离单元设有水洗聚结内件;
聚结分离罐,内部设有聚结内件,对环己烷氧化液中含碱废水进一步聚结分离,得到净化的环己烷氧化液。
7.如权利要求书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洗分离罐和水洗分离罐中的碱液分布器和水洗水分布器,选用圆形泡罩或管式分布器。
8.如权利要求书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洗和水洗双丝纤维反应层,由亲水性纤维与金属丝混编而成,所述碱洗纤维直径为20~500μm,水洗纤维直径为5~100μm,不锈钢丝直径为100~300μm。
9.如权利要求书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内件由半圆形瓦状斜板叶片组合而成,斜板叶片半径为50~100mm,底端开有直径为2~5mm的圆孔,两层斜板叶片间距为5~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灿越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灿越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70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