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智能茶叶干燥方法及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7660.3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2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龙成树;刘军;肖波;陈煜龙;吴耀森;李浩权;卢素珊;叶开愚;胡光华;丘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6B17/04 | 分类号: | F26B17/04;F26B21/00;F26B21/04;F26B21/08;F26B21/10;F26B25/00;F26B25/22;G05D22/02;A23F3/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君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5 | 代理人: | 杜鹏飞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智能 茶叶 干燥 方法 干燥机 | ||
1.一种组合式智能茶叶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入料斗中加入定量的待烘干茶叶,并通过入料称重装置对待烘干茶叶进行称重,当入料斗中的待烘干茶叶的重量达到M0时,停止继续加料,并将该重量数据反馈至电控系统中;电控系统对重量为M0的待烘干茶叶进行计算,得出预算除湿量M1;
(2)进料装置打开入料斗,使得入料斗中的待烘干茶叶均匀地分撒在送料机构上,送料机构运行输送茶叶;
(3)位于进风通道的风机运行,新风经过进风通道吹向送料机构,实现对送料机构上的茶叶进行干燥处理;同时,进风通道内的新风湿度传感器对新风进行湿度检测,记录为新风湿度d新,并反馈至电控系统中;
(4)新风经过送料机构后形成附带有茶叶水分的低温高湿的回风,该回风通过排风通道流向降湿加热装置;所述降湿加热装置对回风进行降湿加热处理,并对降湿处理时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回收称重,所得冷凝水累计重量记录为M2;在回风经过排风通道时,排风通道中的排风湿度传感器对回风的湿度进行检测,记录为d回,并反馈至电控系统;
(5)经过降湿加热装置对回风进行降湿处理和加热处理后,重新形成高温低湿的新风,并在风机作用下返回至进风通道,且吹向送料机构,继续对送料机构上的茶叶进行干燥处理,并持续回收降湿处理时产生的冷凝水,实现对茶叶的闭环干燥处理;
(6)当排风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回风的湿度d回高于设定值d回0时,打开排风通道中的排湿口,回风通过所述排湿口排出外界,同时打开进风通道中的新风口,在风机的作用下外界新风经过降湿加热装置后进入进风通道,且吹向送料机构,实现对茶叶的开环干燥处理;在此过程中,新风湿度传感器和排风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控新风和回风的湿度数据,并反馈至电控系统中;电控系统自动地在每一段时间t0计算一次新风与回风的湿度差Δm,计算公式如下,
Δm=(d回-d新)×q排×t0
其中,q排为排风质量流量,单位为kg/h,且为定值;d回和d新均为湿度绝对值,单位为g/kg;q排与温度相关,q排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排为排风体积风量,单位为m3/h,与风机型号相关,为定值;ρ0表示在20℃时的空气密度;γi为t℃时空气体积膨胀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而后,对排风时间Ti内的所有湿度差Δm进行求和,即可得到该排风时间Ti内的单次排湿量mi;
(7)当排风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回风的湿度d回低于设定值d回1时,所述排湿口和新风口均关闭,回风通过排风通道,经过降湿加热装置的降湿处理和加热处理后,形成高温低湿的新风,重新返回至进风通道,继续对茶叶进行闭环干燥处理,返回至步骤(5);
(8)电控系统实时监控茶叶在干燥过程的总累计除湿量M总与预算除湿量M1的差值,并对送料机构的输送速度、风机转速以及降湿加热装置进行调控;当M总=M1时,风机停止运行,不再对送料机构上的茶叶进行干燥处理,在送料机构的输送作用下,将完成干燥处理的茶叶运输到出料口进行回收;其中的总累计除湿量M总计算公式如下,
M总=m排+M2
其中,m排为累计步骤(6)中的多个单次排湿量mi的总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76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