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注稳注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7706.1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2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达;冯浦涌;卢岩;崔波;邵尚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刘凯强;张奎燕 |
地址: | 300459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注稳注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增注稳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注水井中以最大施工排量20%至40%注入酸液,在井口压力下降10%至30%后迅速提高注入酸液的排量至最大施工排量;其次,向注水井中以最大施工排量注入顶替液。所述方法能够造大直径多分支蚓孔的增注稳注方法。所述方法能够获得大直径、多分支蚓孔,与原传统酸化工艺的小直径单分支主蚓孔相比,更不易被注入水的悬浮颗粒堵塞并大幅延长堵塞时间,从而大幅延长注水井酸化有效期。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注水井增注稳注技术,尤其涉及但不限于一种增注稳注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注水井在长期的注水过程中会产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储层孔隙逐渐堵塞,以及酸化作业后酸化蚓孔的逐渐堵塞。注水井储层孔隙以及酸蚀蚓孔堵塞的主要有原因有固相颗粒物、Fe3+沉淀、原油和细菌等。这些悬浮在注入水中的杂质会在注水管柱内壁以及近井地带逐渐沉积,并在井底逐渐堆积,由此导致注水井井口到井底部水质逐渐变差,固相悬浮物浓度增高,导致了近井地带孔隙或酸蚀蚓孔堵塞。
目前碳酸盐岩注水井酸化技术都参照油井酸化技术,追求以产生直径较小的单分支的主蚓孔(Da数0.29),从而以最小用酸量解除近井地带堵塞为目的。
但是,采用这种常规酸化工艺酸化的注水井,一方面因蚓孔直径较小近井地带渗透率改善有限,现有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方法排量低、液量小,排量通常在1m3/min左右,液量在每米射孔段1m3至2m3酸液,酸化半径小无法解除注水井特殊的地层深部堵塞,从而导致酸化后注水井井底压力仍然偏高,吸水指数改善程度较低。另一方面,因采用这种普通酸化工艺施工后的酸蚀主蚓孔直径较小,且长度较短,导致其容易被注入水中的固相悬浮物堵塞,造成酸化有效期短。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注水井酸化解堵增注并延长酸化有效期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增注稳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注水井中以最大施工排量20%至40%注入酸液,在井口压力下降10%至30%后迅速提高注入酸液的排量至最大施工排量;
2)向注水井中以最大施工排量注入顶替液。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酸液为加入胶凝剂的自转向酸;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胶凝剂为酸化压裂用胶凝剂,所述酸化压裂用胶凝剂选自改性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型聚合物、改性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聚合物或改性聚丙烯酰胺两性线性高分子聚合物;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胶凝剂选自PA-GL、CT1-6、RTA、CT1-9、VY-101或KF-1型胶凝剂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自转向酸包括双子季铵盐粘弹性表面活性剂;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子季铵盐粘弹性表面活性剂选自VES、CDA,PA-VES、FRK-VDA、VDA、VWN或VDS型双子季铵盐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酸液包含盐酸15vol.%至20vol.%、双子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4vol.%至8%vol.%、胶凝剂0.1wt.%至2wt.%,余量为水。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替液为胶凝剂与溶剂形成的混合物;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替液中胶凝剂的浓度为0.1wt.%至0.2wt.%。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溶剂为水,所述水的矿化度为0至20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77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食型小麦胚芽制备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传输线及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