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讯基站用的散热插片折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7976.2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3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潘锦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8 | 分类号: | B21D5/08;B21D43/02;B21D53/04;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灵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梁鹤鸣 |
地址: | 51042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讯 基站 散热 折弯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基站用的散热插片折弯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讯基站用的散热插片折弯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通讯基站用的散热插片折弯装置,包括有底架、上料单元、折弯单元、装配单元和控制屏;底架与上料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折弯单元相连接;底架与装配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上料单元与装配单元相连接;折弯单元与装配单元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散热插片的折弯,然后随即偏插入基座内,在其弹性回复前完成插入,保证了散热片不发生歪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基站用的散热插片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即将迎来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传输速率的成倍提升,基站也将处理海量数据,基站内处理设备的功耗将大大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产热量的大幅度提高,对基站内散热器的要求也将随之增加。
目前提出了一种对散热器进行分体式的改进型加工工艺,即将散热片的底端弯折成两层后插入基座内,散热片的厚度更薄,散热效果更加良好,但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发现针对散热片的折弯工艺中存在一定的不足,散热片弯折完成之后,由于其自身材质,会发生弹性回复,变形后在弯折处的两端面,无法保持平行状态,在胀型插接到基座内后,会导致散热片发生很大程度的歪斜,对后续的工序造成了很多的不便。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通讯基站用的散热插片折弯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提出了一种对散热器进行分体式的改进型加工工艺,即将散热片的底端弯折成两层后插入基座内,散热片的厚度更薄,散热效果更加良好,但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发现针对散热片的折弯工艺中存在一定的不足,散热片弯折完成之后,由于其自身材质,会发生弹性回复,变形后在弯折处的两端面,无法保持平行状态,在胀型插接到基座内后,会导致散热片发生很大程度的歪斜,对后续的工序造成了很多的不便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讯基站用的散热插片折弯装置。
技术方案为:一种通讯基站用的散热插片折弯装置,包括有底架、上料单元、折弯单元、装配单元和控制屏;底架与上料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折弯单元相连接;底架与装配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上料单元与装配单元相连接;折弯单元与装配单元相连接。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上料单元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杆、第三传动轮、第一蜗杆、第四传动轮、第二蜗杆、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第二传动杆、滑块、第一弹簧、拨动块、料框、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导轨、转轴和第九传动杆;第一传动轮与装配单元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蜗杆进行固接;第一蜗杆与第一上料机构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蜗杆进行固接;第二蜗杆与第二上料机构相连接;第一上料机构与转轴相连接;第一上料机构与底架相连接;第二上料机构与转轴相连接;转轴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上料机构与底架相连接;第一上料机构与第二传动杆相连接;第二上料机构与第二传动杆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滑块进行固接;滑块与拨动块进行滑动连接;滑块与第一弹簧进行固接;滑块与第一滑轨进行滑动连接;滑块与第二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弹簧与拨动块进行固接;第一滑轨与料框进行固接;第二滑轨与料框进行固接;导轨与料框进行固接;料框与底架进行固接。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上料机构包括有摆动板、蜗轮、第三传动杆、第一连接板和凸杆;蜗轮与第一蜗杆相啮合;蜗轮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与第一连接板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板与凸杆进行固接;凸杆与摆动板进行滑动连接;摆动板与转轴进行转动连接;摆动板与第二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79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