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具枪械控制系统和道具枪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8001.1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7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熊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志新 |
主分类号: | F41A33/00 | 分类号: | F41A33/00;F41A3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牧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16 | 代理人: | 马俊 |
地址: | 322118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具 枪械 控制系统 | ||
一种道具枪械控制系统,涉及道具枪械领域,包括多组枪本体组、远程操作端,每组枪本体组包括多个枪本体;枪本体包括枪身、枪管,枪身内固定有电子控制板、排气电磁阀、电弧点火头,枪身底部设有放气开关接头、电弧点火开关接头,放气开关接头、电弧点火开关接头分别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与电子控制板连接;远程操作端包括多组分控制端及一总控制端,分控制端包括副安装板、副放气开关、副电弧点火开关,副安装板上固定副放气开关和副电弧点火开关;总控制端包括总安装板、总放气开关、总电弧点火开关,总安装板上固定总放气开关和总电弧点火开关。本申请提供一种道具枪械控制系统,其可以远程操作来产生火光和爆炸音效,且能够实现批量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具枪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具枪械控制系统和道具枪械。
背景技术
影视剧为达到真实枪战效果,在拍摄中会使用发射空包弹的真枪,空包弹理论上10米内不得对人体射击,但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受拍摄环境的影响,及演员的不规范操作,常常有人员受伤的情况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状况,授权公告号CN210374776U,名称为:道具枪械火光增效模块及道具枪械的中国发明专利,其提供了一种道具枪械,在该枪械中使用火光增效模块,可产生类似真枪效果的火光和爆炸音效。但是,其放气开关、电弧点火开关均设置于枪身上,这就导致道具枪械要产生类似真枪效果的火光和爆炸音效,就必须依靠人工现场一对一手持道具枪械来操作,而在一些战争影视剧的特殊场景中,例如伏击战、隐蔽战,往往只需达到能看见火光和听到爆炸音效的目的即可,而现有技术中的道具枪械必须通过人工现场操作,这就需要配备大量的演员或群演,无疑增加了成本及提高了拍摄现场的调度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道具枪械和道具枪械控制系统,其中道具枪械控制系统可以远程操作来产生火光和爆炸音效,且能够实现批量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道具枪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枪本体组、远程操作端,每组枪本体组包括多个枪本体;
所述枪本体包括枪身、枪管,所述枪身内固定有气罐、气体混合腔、电子控制板、排气电磁阀、电弧点火头,电子控制板,其为现有产品,即为授权公告号CN210374776U,名称为:道具枪械火光增效模块及道具枪械的中国发明专利中的电子控制板。所述枪身前部靠近所述枪管处安装有所述气体混合腔,所述气体混合腔的出气口与所述枪管连通,所述气罐与所述气体混合腔之间通过输气管路连接,所述排气电磁阀安装于所述输气管路上,所述电弧点火头安装于所述气体混合腔的出气口处,所述电子控制板与所述排气电磁阀、电弧点火头连接,电源用于向所述电子控制板、排气电磁阀、电弧点火头供电,所述枪身底部设有放气开关接头、电弧点火开关接头,所述放气开关接头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子控制板连接,所述电弧点火开关接头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子控制板连接;
所述远程操作端包括数量对应于枪本体组数量的分控制端及一总控制端,所述分控制端包括副安装板、副放气开关、副电弧点火开关,所述副安装板上固定有所述副放气开关和副电弧点火开关;所述总控制端包括总安装板、总放气开关、总电弧点火开关,所述总安装板上固定有所述总放气开关和总电弧点火开关;
所述副放气开关包括一壳体a,所述壳体a上设有副放气刀开关,所述壳体a的侧壁从上往下水平布有多排副放气开关接头,多排所述副放气开关接头位于左侧一列的插头通过共极金属片连接副放气刀开关的静触头,多排所述副放气开关接头位于右侧一列的插头也通过共极金属片连接副放气刀开关的动触头;所述副电弧点火开关包括一壳体b,所述壳体b上设有副电弧点火刀开关,所述壳体b的侧壁从上往下水平布有多排副电弧点火开关接头,多排所述副电弧点火开关接头位于左侧一列的插头通过共极金属片连接副电弧点火刀开关的静触头,多排所述副放气开关接头位于右侧一列的插头也通过共极金属片连接副电弧点火刀开关的动触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志新,未经熊志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80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