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换装置及快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8507.2 | 申请日: | 2021-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5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蔡海生;熊雪飞;王峰;方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16 | 分类号: | B23K26/16;B23K26/21;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广东华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69 | 代理人: | 彭俊垣 |
地址: | 51605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易损件(30)、用于安装所述易损件(30)的安装组件(20)、以及装载有若干个所述易损件(30)的更换组件(10);所述安装组件(20)上设置有紧固组件(21);所述安装组件(20)和所述更换组件(10)可相向移动,以令所述紧固组件(21)固定连接所述更换组件(10)上的易损件(30)、或松开所述易损件(30)并置于所述更换组件(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组件(10)包括装载平台(11)、用于支撑所述装载平台(11)的支撑架(12)、以及驱动所述支撑架(12)移动至所述安装组件(20)下方的第二驱动组件(14);所述装载平台(11)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装载所述易损件(30)的放置工位(15);所述支撑架(1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装载平台(11)升降的第三驱动组件(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20)包括安装架(22),所述紧固组件(21)装嵌于所述安装架(22)上并延伸至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2)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所述易损件(30)顶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配合的第一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2)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易损件(30)顶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的第一定位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2)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易损件(30)在位的第一检测组件(2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架(41),所述安装组件(20)活动设置在立架(41)上;所述立架(4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组件(20)升降的第一驱动组件(2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平台(11)于每个放置工位(15)上均设置有第二定位销;所述易损件(30)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销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平台(11)于每个放置工位(15)上均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易损件(30)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的第二定位销。
10.一种快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2-9任意一项所述的快换装置,用于更换所述安装组件(20)上的易损件(30),包括以下步骤:
S100: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4)驱动所述支撑架(12)移动,并令所述装载平台(11)上空载的放置工位(15)移动至所述安装组件(20)上的易损件(30)的正下方;
S200:所述第三驱动组件(13)驱动所述装载平台(11)上升,并令所述装载平台(11)与所述易损件(30)底面配合定位;所述紧固组件(21)松开所述易损件(30)以令所述易损件(30)置于所述装载平台(11)上;
S300:所述第三驱动组件(13)驱动所述装载平台(11)下降,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4)驱动所述支撑架(12)移动,并令所述装载平台(11)上载有新的易损件(30)的放置工位(15)移动至所述安装组件(20)正下方;
S400:所述第三驱动组件(13)驱动所述装载平台(11)上升,并令所述装载平台(11)上新的易损件(30)顶面与所述安装组件(20)的底面配合定位,所述紧固组件(21)吸取新的易损件(30),所述第三驱动组件(13)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4)驱动所述装载平台(11)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85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减排型城镇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侧面柱撞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