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组快速检测碎片化新冠病毒S基因点突变的引物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9652.2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丹;许恒皓;张新亚;张建;陈晓雨;卢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江苏愚公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闫超良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组 快速 检测 碎片 化新冠 病毒 基因 突变 引物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快速检测碎片化新冠病毒S基因点突变的引物及应用,包括引物组:一组LDR引物LDR‑1、LDR‑2和一组PCR引物LDR‑UF、LDR‑UR,各条引物均为单链DNA分子;本发明将连接酶检测反应与聚合酶链式反应联用,可以检测长度低至40nt、高度降解的碎片化RNA中所含有的点突变,而现有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技术只能检测长度在100nt以上的RNA模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为快速检测碎片化新冠病毒S基因点突变的特异性引物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所引发疾病(COVID-19)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全球大流行传染病。
新冠病毒属于单链正义RNA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十分容易发生突变,目前研究者已经发布了近8万个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尽管绝大多数基因突变都不会影响病毒的毒性和传染性,但据报道,新冠病毒 S蛋白的D614G突变,可显著增强病毒的感染能力,并且降低了病毒对患者恢复期血清的敏感性。如何在病毒核酸检测时快速区分这些 SNP位点,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相对双链DNA而言更加不稳定。当采样、核酸提取和保存过程中操作不当,或存在核酸酶、酸、碱等物质时,很容易降解,断裂为小片段。目前主要的核酸SNP检测手段主要包括荧光定量PCR和测序法等。
目前主流的核酸SNP检测手段包括探针法荧光定量PCR和测序法。测序法最为准确,但耗时较长,不利于临床快速检测。探针法荧光定量PCR检测RNA病毒上的点突变,首先需要将病毒RNA逆转录为cDNA,然后使用一对根据突变位点上下游设计的PCR引物,以及一条覆盖突变位点的Taqman-MGB荧光探针进行荧光定量PCR。由于Taqman探针需要设计在两条引物之间,探针法荧光定量PCR需要的模板长度一般不低于100nt,如果病毒核酸在提取和保存过程中受到破坏,碎片化程度较严重,则难以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利用连接酶检测反应 (LDR)技术结合荧光定量PCR技术,提供快速检测碎片化新冠病毒S基因点突变的特异性引物及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快速检测碎片化新冠病毒S基因点突变的特异性引物,包括检测新冠病毒S基因的LDR 引物组LDR-1、LDR-2和PCR引物组LDR-UF、LDR-UR,各条引物均为单链DNA分子;所述LDR引物组包含2条引物,其中LDR-1 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为SEQ ID No.1,LDR-2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为SEQ ID No.2;所述PCR引物组包含2条引物,其中LDR-UF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为SEQ ID No.3,LDR-UR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为SEQ IDNo.4。
引物组在快速检测碎片化新冠病毒S基因点突变中的应用,
具体的检测方法如下:
步骤一:获取病毒RNA;
步骤二:以步骤一获取的RNA为模板,加入权利要求1所述的 LDR引物对LDR-1/LDR-2配制LDR反应混合液,进行LDR反应;
步骤三: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引物LDR-UF和LDR-UR 对步骤二的反应产物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然后进行结果评判。
所述步骤二中的LDR反应中,所用的耐热连接酶可以是Taq ligase或Tth ligase。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检测长度低至40-50nt、高度降解的RNA中所含有的点突变,而现有逆转录-探针法荧光定量PCR 技术只能检测长度在100nt以上的RNA模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江苏愚公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洋大学;江苏愚公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96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