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数据质量问题排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9700.8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6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平;谢超;王辉;陈峰;李启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汇通国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5 | 分类号: | G06F16/2455;G06N3/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越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3 | 代理人: | 杨艳珊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神经网络 算法 数据 质量问题 排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数据质量问题排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编制现场调度经验集;S2、采集系统数据,并对系统数据进行稽核;S3、建立事件排查树状结构图;S4、推理步骤S3中事件排查树状结构图中各个事件的可信度;S5、推算事件排查树状图中各个事件的权重分配;S6、建立事件排查树状结构图的排查规则;S7、按照排查规则进行排查。有益效果是:依托系统数据,结合现场调度员的调度经验,使用大数据算法结合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事件排查树状结构图,进而制定排查规则,当系统出现告警时,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后按照排查规则进行排查,实现对告警事件的初步定位,同时将定位结果反馈至现场人员,提高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数据质量问题排查方法。
背景技术
电厂或变电站接到排查数据的要求后,其排查过程仅依靠现场人员的经验。不同的调度员经验不同,排查顺序与步骤不同,只能提供提供疑似问题点,再联络变电站值班人员或配网工作人员协同调查异数据问题,需投入人力巨大且工作繁琐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数据质量问题排查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数据质量问题排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让每位调度员整理个人的现场调度经验,对这些调度经验进行归纳、汇总编制成现场调度经验集;
S2、采集系统数据,并对系统数据进行稽核;
S3、对完成稽核后的系统数据进行数据特征分析,建立事件排查树状结构图;
S4、利用步骤S1中制成的现场调度经验集推理步骤S3中事件排查树状结构图中各个事件的可信度;
S5、推算事件排查树状图中各个事件的权重分配;
S6、建立当系统出现异常数据时,事件排查树状结构图的排查规则;
S7、当系统出现告警时,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后按照步骤S6中事件排查树状结构图的排查规则进行排查。
其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调度经验包括调度事件的异常数据、调度事件的事件名称、调度事件的调度内容。
其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现场调度经验集按照调度事件的事件名称进行归纳、按照系统业务流程的顺序进行排序,将属于同一调度事件的异常数据进行数据特征分析与定性,将属于同一调度事件的调度内容进行合并、总结。
其中,所述步骤S2中系统数据包括台账与计量数据、系统运维数据、系统警报数据、系统业务流程。
其中,所述步骤S2中对系统数据进行稽核包括重新检查省电网数据平台下发的台账与计量数据的完整性、重新提取系统运维数据、检查警报信息的数量和真实性、系统业务流程重新梳理。
其中,所述步骤S3中事件排查树状结构图按照系统业务流程构建框架,以单个事件作为一个独立的节点,每个节点包含事件名称、事件数据存储位置链接、事件数据特征的定性词。
其中,所述步骤S4中利用步骤S1中制成的现场调度经验集推理步骤S3中事件排查树状结构图中各个事件的可信度具体包括:调取现场调度经验集中与事件排查树状结构图中节点的事件名称相同的调度经验信息,比对数据、数据特征、定性词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在事件排查树状结构图的对应节点标准可信的标签,若不一致则告知调度员进行人工推理并进行人工修改。
其中,所述步骤S5中推算事件排查树状图中各个事件的权重分配具体包括:根据事件对电网正常运行的负面影响程度从大至小进行权重分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汇通国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汇通国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9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