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复数据删除管理的方法、主装置以及储存伺服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0924.0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2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珑;邱煜腾;林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复 数据 删除 管理 方法 装置 以及 储存 伺服器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借助命令相关过滤器来进行重复数据删除管理的方法、主装置以及储存伺服器,该方法可包含:利用在储存伺服器中运行在主装置上的多个程序模块中的至少一程序模块,以控制储存伺服器来将使用者的多组使用者数据写入至储存装置层,以及利用在多个程序模块中的基于指纹的重复数据删除管理模块,以创造多个指纹,并且将该多个指纹储存至指纹储存器,以作为多组使用者数据的各自代表,以最小化有关重复数据删除控制的计算量;以及利用命令相关过滤器来消除非必要命令,以执行单一命令而非该组命令中的全部命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储存控制,尤指一种借助命令相关过滤器来进行重复数据删除管理的方法和设备,其中该设备的范例可包含但不限于:整个储存伺服器、在储存伺服器中的主装置、在主装置中的处理电路以及在处理电路中运行对应至该方法的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器核心(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中央处理器核心)。
背景技术
伺服器可用来储存使用者数据,例如,储存伺服器可用来进行能够为使用者储存数据的远端储存(例如云端伺服器),随着储存伺服器的使用者数量可能增加,以及使用者的数据可能随着时间增加,储存伺服器的储存容量可能容易变得不足,在储存伺服器中加入更多储存装置可能有助于扩展储存伺服器的储存容量,然而,可能会发生一些问题,例如,储存伺服器的整体花费可能会急遽增加,又例如,由于储存伺服器的架构,在储存伺服器中的储存装置的数量可能会有上限,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提出了一种重复数据删除方法,以尝试降低用完储存伺服器的储存容量的速度,但是储存服务器的整体性能可能会因为相关的计算量而降低,因此,需要一种新颖的架构来增强储存控制,以允许储存伺服器在日常使用中正常且平稳地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一目的在于揭露一种借助命令相关过滤器来进行重复数据删除管理的方法,以及揭露相关设备(例如:储存伺服器、储存伺服器中的主装置等等),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在于揭露一种借助命令相关过滤器来进行重复数据删除管理的方法,以及揭露相关设备(例如:储存伺服器、储存伺服器中的主装置等等),以在不引入副作用的情况下或藉由不太可能引入副作用的方式来达到最佳性能。
本发明之至少一实施例揭露了一种借助命令相关过滤器来进行重复数据删除管理的方法,其中该方法是应用于储存伺服器,该方法可包含有:利用
在储存伺服器内的主装置上运行的多个程序模块中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以控制储存伺服器将储存伺服器的使用者的多组使用者数据写入至储存伺服器的储存装置层,并且利用在多个程序模块中的基于指纹的重复数据删除管理模块来创造多个指纹,并将该多个指纹储存至储存伺服器的指纹储存器,以作为储存伺服器的多个使用者数据的各自代表,用来最小化有关重复数据删除控制的计算量,以增加储存伺服器的整体效能,其中储存伺服器包含有主装置以及储存装置层,储存装置层包含有耦接于主装置的至少一个储存装置,主装置用来控制储存伺服器的操作,且该至少一个储存装置用来为储存伺服器储存资讯;以及利用基于指纹的重复数据删除管理模块中的命令相关过滤器,以监控在基于指纹的重复数据删除管理模块中多个处理路径之中的一处理路径上的多个命令,至少根据一组命令所分别携带的地址,决定在多个命令中的有关使用者数据变化的该组命令,并且将该组命令转换成单一命令以消除该组命令中的一个或多个非必要的命令,用来执行该单一命令而非执行该组命令中的所有命令,因此更进一步地增加储存伺服器的整体效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0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数据写入非接触应答器的存储器中的方法和应答器设备
- 下一篇:封装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