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因多段重复的连接克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1338.8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5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雍金贵;崔康乐;王维坤;骆晓雯;纪世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生物系统(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C12N15/70;C12N15/66;C12N15/6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生昕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因 重复 连接 克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因多段重复的连接克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引物通过PCR扩增模板得到B片段;步骤S2、用二类酶FaqI和BsaI双酶切第一步的PCR扩增得到的B片段;BsaI单酶切克隆载体V;步骤S3、将步骤S2酶切的PCR产物和载体V等比混合,之后加入T4DNA连接酶连接,制得连接产物;步骤S4、将步骤S3制得的连接产物导入感受态细胞,涂布LB+KanR平板、培养;步骤S5、菌落PCR验证以及提取质粒进行测序验证;使用引物Primer3和Primer4扩增模板,成功扩增出特异性单一条带,并且可用于下一步酶切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基因多段重复的连接克隆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由于目的片段B的5’端基因多处重复,无法直接设计PCR首尾引物Primer 1/2将目的扩增出来(因为Primer 1有4处结合位点,出现非特异性扩增),然后重组或者连接入目的载体,同时也无酶切位点进行切割,造成基因克隆困难。
二类酶,切割位点和识别位点不唯一,通常用于酶切连接常用酶。此技术背景即利用二类酶这一特性进行克隆连接操作,如图2示例二类酶FaqI酶切示意图;
如图3-5所示,以FaqI为例,识别位点gggac,间隔10碱基之后进行切割,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设计引物Primer 1为F正向引物进行扩增,通过在引物5’端加上二类酶识别位点gggac,此引物则不会与模板出现错配现象,二类酶的识别位点gggac其它区域为引物与模板的结合位点,那么我们就可以将B片段PCR扩增下来,之后利用FaqI酶切PCR产物(图3),连接进入预先设计好的目标载体BsaI酶切相同的粘性末端,完成无缝克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因多段重复的连接克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因多段重复的连接克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引物Primer 3gggacctttatatgggctgtta和Primer4GGTCTCacagaacactacttcctataa通过PCR扩增模板得到B片段;
步骤S2、用二类酶FaqI和BsaI双酶切第一步的PCR扩增得到的B片段;BsaI单酶切克隆载体V;
步骤S3、将步骤S2酶切的PCR产物和载体V等比混合,之后加入T4 DNA连接酶连接,制得连接产物;
步骤S4、将步骤S3制得的连接产物导入感受态细胞,涂布LB+KanR平板、培养;
步骤S5、菌落PCR验证以及提取质粒进行测序验证。
进一步地,步骤S1中PCR扩增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称取如下原料:1xPCR缓冲液,1-2mM MgCl2,200-400nMPrimer3gggacctttatatgggctgtta、200-400nMPrimer4GGTCTCacagaacactacttcctataa,0.05-0.2mM dNTP,1-2U聚合酶;
第二步、将DNA模板、引物、聚合酶、dNTP、1xPCR缓冲液和MgCl2混合构成PCR体系,之后经过预变性,变性、退火和延伸三个步骤的循环,延伸,将Primer3gggacctttatatgggctgtta和Primer4GGTCTCacagaacactacttcctataa进行扩增,制得B片段。
进一步地,第二步中预变性的温度为90-96℃,预变性时间为2-5min,变性的温度为90-96℃,变性时间为15-30s,退火温度为50-56℃,退火时间为15-30s,延伸温度为70-75℃,延伸时间为15-30s,依次循环26次,之后在65-75℃延伸5-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生物系统(安徽)有限公司,未经通用生物系统(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