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表检仪检测的冷轧带钢质量判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1597.0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敏;谢海;陈源;李早立;罗曦;陈俊;王波;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积微物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045 | 分类号: | G01N33/2045;G06T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地址: | 610305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表检仪 检测 冷轧 带钢 质量 判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冷轧带钢表面质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表检仪检测的冷轧带钢质量判定的方法,实现了通过表检仪数据对冷轧带钢进行统一标准的质量判定,避免了对人工经验的依赖,提高了质量判定的效率与准确性。技术方案包括:采集表检仪检测的冷轧带钢的表面缺陷数据;对缺陷数据进行分析,确认缺陷大小、类型以及位置;结合缺陷识别模型将确认后的缺陷对比每一条表检规则,计算出缺陷与表检规则的符合度;将符合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从最低符合度开始,选择N个符合度对应的缺陷作为主缺陷,然后再得出冷轧带钢质量分选度、表判码;最后根据主缺陷、分选度、表判码对钢卷质量进行最终判定。本发明适用于冷轧带钢质量判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轧带钢表面质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表检仪检测的冷轧带钢质量判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表检仪对冷轧带钢进行质量检测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冷轧带钢质量检测方法,但目前使用的表检仪检测冷轧带钢表面质量的效果参差不齐,且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差,容易导致质量判定不准确;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都会在表检仪检测完成后,进行人工复查。
但人工复查也存在诸多问题:检测人员的经验不同,导致判定规则标准不统一;对缺陷不能保持长时间的记忆,导致判定结果与实物不一致;长时间肉眼识别容易疲劳,出现漏判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表检仪检测的冷轧带钢质量判定的方法,实现了通过表检仪数据对冷轧带钢进行统一标准的质量判定,避免了对人工经验的依赖,提高了质量判定的效率与准确性。
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基于表检仪检测的冷轧带钢质量判定的方法,包括:
步骤1、采集表检仪检测的冷轧带钢的表面缺陷数据;
步骤2、对表面缺陷数据进行分析,确认缺陷大小、类型以及位置;
步骤3、结合缺陷识别模型将确认后的缺陷对比每一条表检规则,计算出缺陷与表检规则的符合度;
步骤4、将符合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从最低符合度开始,选择N个符合度对应的缺陷作为主缺陷,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步骤5、结合质量管理规则和缺陷识别模型,根据分选度判定信息得出冷轧带钢质量分选度;
步骤6、根据主缺陷、分选度、表判码对钢卷质量进行最终判定。
进一步的是,在步骤2中,对表面缺陷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根据缺陷位置的信息特点,使用聚合的方式对缺陷进行分析,聚合方式为:
|Pi,L-Pj,R|≤宽度阈值;|Pi,T-Pj,B|≤长度阈值;其中i代表缺陷序号,下标L,R,T,B代表的是缺陷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的信息,Pi,L,Pj,R,Pi,T,Pj,B分别为冷轧带钢表面上的四个坐标。
进一步的是,在步骤2中,对表面缺陷数据进行分析的具体方法包括:
当缺陷在局部密集出现时,通过密度集合的方式,自动聚合邻近缺陷,所述邻近缺陷为距离小于等于设置第一阈值的两个同类别缺陷。
进一步的是,在步骤2中,所述对表面缺陷数据进行分析的具体方法还包括:对重点缺陷的二次识别,所述重点缺陷包括夹杂、孔洞、翘皮、平整斑以及焊缝。
进一步的是,在步骤3中,结合缺陷识别模型将确认后的缺陷对比每一条表检规则的具体方法包括:
缺陷识别模型基于每条表捡规则计算缺陷对表检规则的违反度,计算方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积微物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积微物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