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内科微创介入治疗用导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1690.1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园园;何佩瑶;陈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962 | 分类号: | A61F2/962;A61F2/966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张龙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内科 介入 治疗 导管 装置 | ||
一种肿瘤内科微创介入治疗用导管装置,包括导管体,所述的导管体包括由硅胶材质制成软管以及设置在软管内部的螺旋骨架,所述螺旋骨架是由空心管形成螺旋状并内置在软管内部,螺旋骨架的一侧设有用于注入辅助药剂的进药口端,对应所述出药口端在软管上设有出药微孔,在所述软管上远离进药口端的一侧端部设有凹孔,在所述凹孔内设有支撑柱和伸缩机构,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旋骨架的末端,所述伸缩机构的固定端通过万向铰接头与支撑柱的端部连接,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连接自膨胀式支架。本方案通过优化设计,将导管的结构设计为软管体和内置的螺旋骨架结构,并在软管体的末端设置可控伸缩机构,具有使用较为方便且输出支架定位准确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肿瘤内科微创介入治疗用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各大医院肿瘤治疗主要以全身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及其他针对并发症的姑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但是治疗效果极其有限。肿瘤组织一般较正常组织血供更为丰富,其耐热能力比正常组织差,在温度达到39℃~40℃时肿瘤细胞停止分裂,41℃~42℃后可引起肿瘤细胞DNA损伤,45℃~50℃导致肿瘤组织的不可逆损伤,超过60℃即可引起肿瘤组织的凝固性坏死。目前临床上能用于管腔内肿瘤热消融治疗的器械是英国Emcision公司研发的Habib Endo HPB双极射频导管,其主要用于胆管恶性肿瘤的热消融治疗。其长1.8m,直径8Fr(2.6mm),可经皮经肝途径(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或经内镜途径(endoscopic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由10Fr鞘将导管末端两个距离8mm的环状电极定位在肿瘤所在部位,该电极能够产生长度约25±3mm的热损伤区。这种射频消融导管有些不足之处:不能实时监测治疗温度;两个环状电极必须和肿瘤组织接触才能达到热消融的效果,环状电极和正常胆管组织接触可导致胆管组织非靶向热消融损伤。
管腔肿瘤射频热疗和消融治疗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管腔内肿瘤在管壁内不均匀性生长,有的是偏心性生长,或仅部分管壁受累及,这就需要消融电极尽可能深入肿瘤,同时避免正常组织的损伤;(2)中国学者曾采用Emcision公司的Habib Endo HPB双极射频导管治疗肝癌门静脉血管癌栓,但是由于射频消融电极较难贴紧肿瘤,以及正常门静脉管壁的损伤,治疗效果并不满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独特的射频消融导管系统,能将射频消融针精确地置入肿瘤灶内部,又能保持门静脉或者下腔静脉的通畅,以免对已经受损的肝脏带来二次损伤。二、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是指一组以动脉壁增厚、变硬和弹性减退为特征的动脉硬化性疾病。主要累及大动脉(弹力型—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中动脉(弹力肌型—冠状动脉、脑动脉等),病变特征是血中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平滑肌细胞(smoothmuscle cell,SMC)和结缔组织增生,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粥样斑块形成,使动脉壁变硬,管腔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本病常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脑力劳动者较多见,对人类健康危害甚大,为老年人主要病死原因之一。主动脉粥样硬化常无特异性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若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萎缩,或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肾动脉粥样硬化常引起夜尿、顽固性高血压、严重者可有肾功能不全;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消化不良、便秘等,严重时肠壁坏死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等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严重狭窄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严重者甚至可发生坏疽。
目前,其治疗途径主要包括微创介入治疗为主,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血管狭窄,常用血管内成形术和金属支架植入术再通血管;现有的导管一般包括如下结构:导管体、设置在导管体内的导丝以及和自膨胀式支架,在手术过程中,导管体通过创口插入,通过注射造影剂同时观测血管狭窄情况,当观测到患者需要下放支架时,通过将导管以及导丝将支架安放在血管狭窄处,目前现有的导管装置很难做到支架的微调功能,基于此,本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较为方便且具有输出支架定位准确的微创介入治疗用导管装置。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6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地形重建方法
- 下一篇:路径规划方法、装置、移动机器人及计算机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