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配变台区线损异常用户用电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1929.5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6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骆兴华;刘佳;刘永娟;刘晓杰;贾凉;张照清;孙静;孙倩;南洋;郭娜;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保定昊元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1R31/00;G01R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05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变台区线损 异常 用户 用电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对配变台区线损异常用户用电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同供电区域内在所有台区集中器处分别安装台区数据核查仪,进行系统数据采集;
根据计量回路智能诊断方法,对采集的实时数据进行诊断,找出异常状态;根据异常状态,对用户进行用电负荷分时段动态分析;
将动态分析的结果,通过基础核查终端或手持智能终端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配变台区线损异常用户用电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异常状态,对用户进行用电负荷分时段动态分析,包括:
根据异常状态,采用台区线损分析方法对用户进行用电负荷分时段动态分析;所述台区线损分析方法包括:线损异常层次分析法、高线损分析方法、负线损分析方法、小电量或轻微负线损分析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配变台区线损异常用户用电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线损异常层次分析法,对用户进行用电负荷分时段动态分析,包括:
排查采集异常、排查户变关系异、排查计量装置异常、排查窃电/异常用电;其中所述排查计量装置异常包括:
考核表时钟检查、考核表告警信息检查、考核表接线盒检查、考核表电流互感器检查和考核表相位关系捡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配变台区线损异常用户用电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线损分析方法,对用户进行用电负荷分时段动态分析,包括:
第一步:实现表计全接入、保证采集成功率;
第二步:查看釆集系统与营销系统倍率是否一致,查看考核表计倍率是否与互感器倍率一致;若倍率存在差异,主站进行流程修改;
第三步:查看采集系统与营销系统,用户对应关系,若不一致进行采集点流程同步;
第四步:主站透抄考核表计电量查看,若透抄数据与冻结数据不一致,对终端进行更换处理;
第五步:主站分析零度用户,透抄数据,若冻结数据与透抄数据不一致,进行更换;若一致,现场核实用电情况、接线;
第六步:主站导出冻结数据,查看是否存在,电表走字为零表计问题;
第七步:现场核实是否存在未纳入管理用户,通过线路核查;
第八步:现场核实户表档案是否完整;
第九步:导出冻结数据,对电量变化较大,零度用户进行排查,查看是否存在窃电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配变台区线损异常用户用电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负线损分析方法,对用户进行用电负荷分时段动态分析,包括:
(1)实现表计全接入、保证釆集成功率;
(2)查看采集系统与营销系统倍率是否一致,查看考核表倍率与互感器倍率情况;若倍率不一致,主站进行流程修改;
(3)查看考核表计电流值是否正常,是否有反向或失流情况;
(4)查看户表情况,选取平日实际用电较大用户进行排查,查看大电量用户,采集系统与营销系统倍率是否一致,不一致主站进行修改,查看倍率方法同第(2)步;
(5)主站透抄考核表计电量查看,若透抄数据与冻结数据不一致,终端进行更换处理;
(6)主站通过抄表数据查询,导出东结数据,查看有无电量突然剧增用户,主站透抄,若不一致证明采集终端存在问题,进行更换处理;若一致现场查看用户互感器、表计进行处理;
(7)主站查看无问题,现场核实考核表计接线问题、互感器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配变台区线损异常用户用电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小电量或轻微负线损分析方法,对用户进行用电负荷分时段动态分析,包括:
1)实现表计全接入、保证采集成功率;
2)现场对考核表进行校表查看考核表精度,计量是否准确;
3)对台区户变关系进行核实,是否有窜台区情况发生,若有进行走流程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保定昊元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保定昊元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9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