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光伏板防盗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2108.3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0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倩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H02S40/00;H02S40/10;F24S3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光伏板 防盗 支架 | ||
本发明涉及光伏板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光伏板防盗支架,包括壳体,壳体内侧壁上固定有支撑块,壳体内底面中部垂直放置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底部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底面上,第一转动杆顶部贯穿支撑块并延伸转动连接在壳体内顶面上,支撑块上方的第一转动杆的中部设有螺纹且上下两端为光滑杆,第一转动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下方设有限位机构,第一滑动块的两端固定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上均套设有第二滑动块,第一转动杆两侧的支撑块顶面上固定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支撑杆底端之间的距离,该装置将壳体埋在地下,仅顶部露出地面,夜间,将光伏板收缩至地下,防止盗贼进行偷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板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板防盗支架。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太阳能光伏板在使用时,多是安装在支架上的,但是由于光伏板价格昂贵,光伏板丢失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还对供电系统造成影响,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太阳能光伏板防盗支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板防盗支架。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光伏板防盗支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壁上固定有支撑块,所述壳体内底面中部垂直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底部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底面上,所述第一转动杆顶部贯穿支撑块并延伸转动连接在壳体内顶面上;
所述支撑块上方的第一转动杆的中部设有螺纹且上下两端为光滑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下方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两端固定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上均套设有第二滑动块;
所述第一转动杆两侧的支撑块顶面上固定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均呈倾斜状,并且两个支撑杆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支撑杆底端之间的距离,并且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块下方的支撑杆上均套设有第一弹簧;
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块分别套设在支撑杆上,所述第二滑动块和第一滑动块顶部均固定有多个支撑块,多个所述支撑块中部均插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安装光伏板,并且所述支撑架外侧设置有弹性机构,多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滑动机构,所述壳体顶面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支撑架插设于开口内部;
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一侧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和第一转动杆均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支撑架交错放置于第一滑动块和两个第二滑动块顶面上,并且支撑架内环侧壁上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条、滑槽和封堵弹性板,中间的所述支撑架一侧固定有滑条,两侧的支撑架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条的两端分别延伸进入滑槽内部,所述封堵弹性板固定在中间的支撑架顶面上,所述封堵弹性板用于封堵所述开口。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二转动杆和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固定连接在一端的驱动杆上,所述第二转动杆底部垂直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底面上,所述第二转动杆顶部贯穿壳体外壁并延伸固定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壳体内底面上的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一个输出轴末端转动连接有涡轮,所述第二转动杆底端套设固定有涡杆,所述涡轮和涡杆相啮合,所述双轴电机的另一个输出轴末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底端套设固定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倩,未经陈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2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级跳线残差网络的雷达辐射源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龙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