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形成太阳能电池电极的组合物及由其形成的太阳能电池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2672.5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0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辜贤珍;金君浩;朴光源;张东珍;许伦旼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6 | 分类号: | H01B1/16;H01B1/22;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形成 太阳能电池 电极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形成太阳能电池电极的组合物及由其形成的太阳能电池电极。所述用于形成太阳能电池电极的组合物包含导电粉末、玻璃粉以及有机载体,上述玻璃粉包含规定的第一玻璃粉、第二玻璃粉及第三玻璃粉中的一种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形成太阳能电池电极的组合物及由其形成的太阳能电池电极,更详细地,涉及通过改善接触电阻来实现转换效率及粘合强度优秀的用于形成太阳能电池电极的组合物及由其形成的太阳能电池电极。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利用p-n结将太阳光光子(photon)转换为电的光电效应来产生电能。在太阳能电池中,前电极和后电极分别形成于具有p-n结的半导体晶片或衬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太阳能电池中,p-n结的光电效应由入射到半导体晶片的太阳光引起,由光电效应产生的多个电子通过电极提供向外部流动的电流。上述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可以通过涂敷、图案化及烘烤电极用浆料组合物来形成于晶片表面。
最近,为了提升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而不断减小发射极(emitter)的厚度,由此可诱发会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的分流(shunting)现象。并且,为了提升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而逐渐增加太阳能电池的面积,这会增加太阳能电池的接触电阻,从而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降低。
并且,构成太阳能电池的电池(cell)通过带状体相互连接而形成模块,如果电极与带状体之间的附着力差,则可能会出现模块的耐久性下降、串联电阻大、转换效率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改善接触电阻来实现转换效率及粘合强度优秀的用于形成太阳能电池电极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组合物形成的太阳能电池电极。
解决问题的方案
1.根据一实施方式,提供用于形成太阳能电池电极的组合物。上述组合物包含导电粉末、玻璃粉以及有机载体。
上述玻璃粉包含第一玻璃粉、第二玻璃粉及第三玻璃粉中的一种以上,
上述第一玻璃粉为不含铅(Pb)的铋-碲-锂-钙-硅-氧化物(Bi-Te-Li-Ca-Si-O)类玻璃粉,在第一玻璃粉中,铋(Bi)、碲(Te)及锂(Li)的总摩尔百分比为40摩尔百分比至95摩尔百分比,钙(Ca)与硅(Si)的摩尔比为1∶0.005至1∶220,
上述第二玻璃粉为不含碲(Te)的铅-硼-锌-钙-硅-氧化物(Pb-B-Zn-Ca-Si-O)类玻璃粉,在第二玻璃粉中,铅(Pb)、硼(B)及锌(Zn)的总摩尔百分比或铅(Pb)及硼(B)的总摩尔百分比为25摩尔百分比至95摩尔百分比,钙(Ca)与硅(Si)的摩尔比为1∶0.05至1∶250,
上述第三玻璃粉为不含碲(Te)的铋-硼-锌-钙-硅-氧化物(Bi-B-Zn-Ca-Si-O)类玻璃粉,在第三玻璃粉中,铋(Bi)、硼(B)及锌(Zn)的总摩尔百分比为25摩尔百分比至95摩尔百分比,钙(Ca)与硅(Si)的摩尔比为1∶0.05至1∶250。
2.在上述1中,上述第一玻璃粉可包含:
0.1摩尔百分比至60摩尔百分比的铋(Bi)氧化物;
15摩尔百分比至70摩尔百分比的碲(Te)氧化物;
0.1摩尔百分比至35摩尔百分比的锂(Li)氧化物;
0.1摩尔百分比至15摩尔百分比的钙(Ca)氧化物;以及
0.1摩尔百分比至30摩尔百分比的硅(Si)氧化物。
3.在在上述1或2中,上述第二玻璃粉可包含:
0.1摩尔百分比至80摩尔百分比的铅(Pb)氧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2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