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自复位格构柱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3500.X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蔡小宁;王俊杰;徐震;巩妮娜;柳文淑;陈思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222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复位 格构柱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自复位格构柱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基础,所述混凝土基础的顶部安装有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的顶部对称安装有耗能机构,所述耗能机构的顶部均安装有竖向槽钢肢,所述竖向槽钢肢的外侧边中部安装有角钢缀条一,所述角钢缀条一的上方与下方均安装有角钢缀条二,且所述角钢缀条二的两端均与所述竖向槽钢肢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槽钢肢的顶部安装有焊接钢构架,所述焊接钢构架的顶端中部安装有竖向连接无粘结预应力筋,且所述竖向连接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底端贯穿于并延伸至所述混凝土基础的内部,所述的竖向槽钢肢通过角钢缀条一与所述角钢缀条二、所述焊接钢构架以及所述竖向连接无粘结预应力筋形成整体共同受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格构柱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预应力自复位格构柱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预制装配技术落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工业化已成为建筑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我国大部分城市处于抗震设防区,发展预制结构需考虑其抗震能力;传统的装配式结构通过延性设计避免结构发生脆性破坏甚至倒塌,允许结构主要抗侧力构件发生塑性变形以耗散输入结构中的地震能量,但历次地震表明结构在中震或大震作用下虽然没有倒塌,但由于破坏位置的特殊性以及破坏的严重性,震后结构的残余位移很大,使其难以加固修复,最后整个结构只能被推倒重建,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传统的抗震设计理念忽略了结构在震后的可恢复性及使用功能的可持续性;另外,传统的格构柱还存在有竖向构件连接不牢靠、抗震性能差、耗能能力不足等缺陷;而目前普遍使用的格构柱柱脚节点结构,存在设计不合理、承载能力不够的缺点。
综上所述,如何能够使得格构柱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预应力自复位格构柱及其施工方法,来解决如何能够使得格构柱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未经江苏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35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