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加工设备防跑偏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3673.1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8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萱;谭志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41/00 | 分类号: | B65G41/00;B65G47/22;B65G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加工 设备 防跑偏 机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加工设备防跑偏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固定块、框架、支撑柱输送机本体和输送带,所述底板上端外壁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部转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侧外壁安装有从动轮,所述支撑柱上端外壁一侧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开设有螺孔,所述支撑架上端外壁一侧安装有输送机本体,所述输送机本体上端外壁一侧设置有框架。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电机、主动轮和支撑柱,达到了便于改变输送机本体卸料角度的效果,保证输送机本体卸料位置符合需要,避免工作人员手动调节,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输送机本体工作位置调节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输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加工设备防跑偏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大型成套设备,又称自动化装置。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
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的输送装置典型的如公开号为CN111003459A公开的一种用于生产线的弯道防跑偏装置,该发明包括基座;基座的上表面装设有底箱;底箱的上部装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滑动装设有滑环;滑环的外壁装设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下表面并排装设有转轴;转轴的下端装设有定位板;任意相邻两个定位板的相对内表面均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转动装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一表面固定有衔铁片;衔铁片一侧设置有电磁铁;凹槽的一内侧面装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一表面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限位板的一表面上。本发明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便捷,而且实现了物料在弯道处的位置纠正,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现有的自动化装置之间通常会使用到输送机本体,通过输送机本体输送工件,现有的输送机本体通常采用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来源,但设备工作时,会产生震动,输送机本体长时间使用后,其工作位置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输送机本体的排料口与自动化装置的进料口处出现偏差,影响工件的输送流畅性,且容易出现工件损坏的现象,现有的解决方式,通常由工作人员对输送机本体进行拆卸后,在手动对准,但从而导致对准效率较低,影响设备的生产效率,且导致工作人员工作维护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加工设备防跑偏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具备输送机本体出料口便于对准的优点,解决了输送机本体出料口不便于对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加工设备防跑偏机构,包括底板、固定块、框架、支撑柱输送机本体和输送带,所述底板上端外壁一侧嵌入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部转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侧外壁安装有从动轮,所述支撑柱上端外壁一侧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开设有螺孔,所述支撑架上端外壁一侧安装有输送机本体,所述输送机本体上端外壁一侧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两侧外壁均开设有活动槽。
优选的,所述底板背离第一轴承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端外壁一侧安装有主动轮;
所述主动轮一侧外壁套接有传动带,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从动轮相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能够带动主动轮和支撑柱转动;
所述底板下端外壁四角处均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保证底板摆放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内壁两侧均嵌入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第二轴承一端外壁安装有第二电机;
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于螺孔内部,所述螺杆转动时,通过螺孔带动支撑架发生相对移动。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本体内部转动安装有等距平行分布的传动辊,所述传动辊一侧外壁套接有输送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36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无影灯照明特性照度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轨道接头处鱼尾板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