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检测融合蛋白/抗体Fc段不能介导ADCC和CDC活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3928.4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华;伍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3 | 分类号: | C12N15/13;C12N15/85;C12N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陆惠中;田欢 |
地址: | 20132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检测 融合 蛋白 抗体 fc 不能 adcc cdc 活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检测融合蛋白或者抗体Fc段不能介导产生ADCC和CDC活性的方法。首先公开了一种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能够快速找到能介导ADCC和CDC效应的阳性抗体和阳性细胞,且能够直接验证目标蛋白或者抗体的Fc序列不能或者只能微弱介导产生ADCC和CDC效应,所述方法包括:S1、载体的构建:根据Rituximab和IgG4的Fc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合成目的基因并插入质粒中,构建瞬转表达载体;S2、质粒抽提和测序;S3、蛋白瞬时表达;S4、蛋白纯化;S5、ADCC和CDC活性分析。本发明公开的检测方法也能直接验证目标蛋白或者抗体的Fc段不能或者只能微弱介导产生ADCC和CDC效应;检测方法可靠、适用性广且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检测融合蛋白/抗体Fc段不能介导ADCC和CDC活性的方法。
技术背景
Fc融合蛋白或者抗体一般通过人的Fc段的FcRn(新生的Fc受体)介导的循环提高目标蛋白药物的半衰期,改善药代动力学特征,作用机制不依赖于ADCC/CDC活性。一些非癌适应症抗体药物,以及肿瘤免疫疗法抗体药物如PD-1/PD-L1抗体,其作用机制同样不依赖于ADCC(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活性。这时人的Fc段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CDC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
目前,一些新上市的抗体药物和在研的抗体/融合蛋白药物,正在通过采用IgG2、IgG4亚型或者改造Fc(减弱或者去除ADCC/CDC效应)以得到更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目前一些药企证明Fc段不具备或者具有微弱介导ADCC、CDC活性的方案:
一、阳性对照:1)对于Fc突变的抗体或者蛋白要证明其Fc段不能或者只能微弱介导ADCC/CDC效应,其阳性对照为Fc未突变的相同靶点的抗体或者融合蛋白;2)而对于亚型为IgG2或者IgG4的抗体其阳性对照为具有相同靶点亚型为IgG1的抗体。阳性细胞:高表达该靶点的细胞。
缺陷和不足:1)阳性抗体即使在ELISA层面能和Fc受体或者C1q结合,但是不一定能介导效应细胞对高表达此靶点的细胞的ADCC和CDC作用;2)该靶点的阳性对照即使能介导ADCC作用,由于肿瘤细胞在其细胞表面经常高表达一些补体抑制剂如CD46,CD55和CD59,这些分子能够保护靶细胞免受补体的杀伤作用,导致阳性抗体只具有非常弱或者基本没有CDC作用。
阳性对照:已经上市的抗体或者融合蛋白,此抗体或者融合蛋白的靶点(此靶点不同于目标样品的靶点)在所选的阳性靶细胞中也是高表达的;阳性细胞:同时高表达目标靶点和阳性抗体对应靶点的靶细胞。
缺陷和不足:1)同时高表达两种靶点的靶细胞比较难找;2)两个不同的靶点结合不同的靶位,目标抗体和阳性抗体Fc段也不同,在进行ADCC和CDC检测时,即使阳性抗体显示阳性结果,目标抗体显示阴性结果,不能证明是Fab段还是Fc段导致的阴性结果;3)阳性抗体即使在ELISA层面能和Fc受体或者C1q结合,但是有些抗体不能在细胞层面介导ADCC和CDC作用;4)阳性对照即使能介导ADCC作用,由于肿瘤细胞在其细胞表面经常高表达一些补体抑制剂如CD46,CD55和CD59,这些分子能够保护靶细胞免受补体介导的杀伤作用,导致阳性抗体只具有非常弱或者基本没有CDC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把目标蛋白或者抗体的Fc嫁接到已知的抗体上(例如Rituximab),阳性细胞选用高表达CD20的Raji细胞。阳性抗体即CD20的抗体Rituximab能介导Raji细胞很强的ADCC和CDC效应。本发明公开的检测方法具有阳性抗体,阳性细胞好找,而且阳性抗体确定具有ADCC和CDC效果的优点,同时也能直接验证目标蛋白或者抗体的Fc不能或者只能微弱介导产生ADCC和CDC效应。此方案适用于验证所有Fc段不能或者只能微弱介导产生ADCC和CDC效应。
具体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39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