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4864.X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3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陶冬华;卢绍军;张敏;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国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26 | 分类号: | E04H17/26;E04H17/16;E04H17/22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杨玉芳 |
地址: | 330201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础清理:对基础上的浮尘和杂物进行清扫,对基础上预埋件上的浮尘、杂物进行清扫,与基础上预埋件上锈迹进行清理;抗风柱安装:将预制完成的抗风柱采用小型吊机进行吊装,然后将抗风柱与基础通过预埋件焊接;围墙墙板安装。本发明中,该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抗风柱、围墙和压顶采用定型模板浇筑成型,进行工厂化加工,不受环境影响,产品更加的标准、规范,由于抗风柱、围墙和压顶采用工长化生产,运送工地便可以进行装配施工,使其施工周期短,其次通过作业量的减少,使得施工现场工人可大大减少,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成本,其次拆除后,大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利用,节约了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现有的建筑围墙,一般采用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进行施工,采用砖块契合而成,施工量较大,导致其需要较多的人力资源,其次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后期拆除无法实现回收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故而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础清理:对基础上的浮尘和杂物进行清扫,对基础上预埋件上的浮尘、杂物进行清扫,与基础上预埋件上锈迹进行清理;
(2)抗风柱安装:将预制完成的抗风柱采用小型吊机进行吊装,然后将抗风柱与基础通过预埋件焊接;
(3)围墙墙板安装:将预制完成的围墙墙板采用小型吊机起吊,然后将围墙墙板由下向上逐块安装到相邻两抗风柱之间的卡槽内,就位后,调整围墙墙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然后采用水泥砂浆将预留槽填缝密实;
(4)围墙压顶安装:将预制好的围墙压顶卡接在围墙墙板的顶端,然后采用砂浆进行固定即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步骤(3)中抗风柱凹槽侧面缝隙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填缝,然后采用黑色硅酮膏密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步骤(3)中围墙墙板接缝使用黑色硅酮结构胶勾缝。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步骤(4)中围墙压顶的底部开设有配合抗风柱使用的凹槽,围墙压顶的底部位于相邻凹槽之间开设有配合围墙墙板使用的条形槽,且条形槽和凹槽的深度均为1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步骤(4)中围墙压顶的顶部截面为三角型,可双向排水,坡度为30度,围墙压顶的底部设置有滴水线,用于防止围墙墙板污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步骤(2)中抗风柱与基础进行焊接时,先点焊固定,然后进行定位尺寸和垂直度的校核,垂直度采用经纬仪检测,校正时采用钢钎调拨,检查合格后,解除抗风柱的顶部吊钩绳,再满焊连接,其中焊缝高度hf大于6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抗风柱和围墙墙板上预制有吊环,方便通过起吊机进行起吊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国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国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48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