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异型钢结构、异型钢结构的装配方法、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4900.2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堂;王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B23K31/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异型 钢结构 装配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适用于结构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异型钢结构、异型钢结构的装配方法、应用,该装配式异型钢结构包括钢柱主体,为装配式构件,钢柱主体设置为中空结构;支撑组件,设置在钢柱主体的外侧壁;连接组件,设置在钢柱主体和支撑组件之间,连接组件用于将钢柱主体进行装配连接并将钢柱主体和支撑组件进行固定;通过将钢柱主体与支撑组件进行相对应的焊接固定,通过将连接组件与钢柱主体内壁进行对应焊接,通过连接组件将钢柱主体进行装配式连接,再对钢柱主体和支撑组件进行支撑固定,该装配式钢结构不仅可有效减小框架结构中边柱的截面尺寸,还可以防止截面外突导致占用有效面积及对建筑物使用功能的不利影响,并且施工方便、连接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异型钢结构、异型钢结构的装配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打通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之间的行业界线,集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这就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钢结构建筑体系;
近年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的发展得到中央、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钢框架结构而言,结构体系已基本成熟,但对于位于钢框架结构中的两侧边柱,所采用的截面形式仍主要为H形或箱形;
这种截面的突出问题是,一旦结构所受荷载较大时,则需增大截面尺寸,因此导致钢柱截面突出过大而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且减小有效面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异型钢结构、异型钢结构的装配方法、应用,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异型钢结构,所述装配式异型钢结构包括:
钢柱主体,所述钢柱主体为装配式构件,所述钢柱主体设置为中空结构;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钢柱主体的外侧壁,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钢柱主体相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对所述钢柱主体提供承载能力,所述支撑组件还用于将所述钢柱主体与钢结构框架的边柱进行连接;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钢柱主体和所述支撑组件之间,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钢柱主体以及所述支撑组件均相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钢柱主体进行装配连接并进行支撑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型钢结构的装配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装配式异型钢结构,所述异型钢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将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钢柱主体的侧壁进行对应焊接,通过将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钢柱主体的内侧壁进行对应焊接,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钢柱主体进行装配连接,再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钢柱主体之间进行支撑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异型钢结构的装配方法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异型钢结构,通过将所述钢柱主体与所述支撑组件进行相对应得焊接固定,通过将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钢柱主体内壁进行对应焊接,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钢柱主体进行装配式连接,再对所述钢柱主体和所述支撑组件进行支撑固定,该装配式钢结构不仅可有效减小框架结构中边柱的截面尺寸,还可以防止截面外突导致占用有效面积及对建筑物使用功能的不利影响,并且施工方便、连接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异型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异型钢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下柱段与支撑组件的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中柱段与支撑组件的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上柱段与支撑组件的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钢柱主体与支撑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一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未经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49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