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幼龄苗木速生培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4941.1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6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吴艳;王庆;李方敏;贾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绿叶生态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幼龄 苗木 速生 培养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培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幼龄苗木速生培养系统,其便于实现水分对幼龄苗木根部的直接灌溉,促进苗木的水分吸收,进而促进植物生长,同时促进水分循环利用,节省水源,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包括培养箱、透明固定板、两组培养皿、循环水箱、水泵、U型排水管和密封盖,培养箱底端对称设置有四组支腿,培养箱内部设置有腔室,培养箱顶端连通其腔室设置有上开口,透明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培养箱腔室内,两组培养皿对称安装在透明固定板上,每组培养皿底端均设置有滤板,培养箱底端连通设置有集水斗,循环水箱固定安装在培养箱下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培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幼龄苗木速生培养系统。
背景技术
苗木是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树苗不论年龄大小,在未出圃之前,都称苗木。苗木种类包括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留床苗。苗木还可以按照乔、灌木分类,一般在北方乔木比较多,南方灌木比较多,这主要是由于生长气候所引起的。目前现有的幼龄苗木速生培养系统在其工作时通常由培养皿顶部对苗木进行灌溉,由于土壤长时间易发生板结现象,导致水分不易渗透至苗木根部,苗木根部水分吸收效果差,不利于幼龄苗木生长,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实现水分对幼龄苗木根部的直接灌溉,促进苗木的水分吸收,进而促进植物生长,同时促进水分循环利用,节省水源,提高装置的实用性的幼龄苗木速生培养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幼龄苗木速生培养系统,包括培养箱、透明固定板、两组培养皿、循环水箱、水泵、U型排水管和密封盖,培养箱底端对称设置有四组支腿,培养箱内部设置有腔室,培养箱顶端连通其腔室设置有上开口,透明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培养箱腔室内,两组培养皿对称安装在透明固定板上,每组培养皿底端均设置有滤板,培养箱底端连通设置有集水斗,循环水箱固定安装在培养箱下方,并且循环水箱内部设置有腔室,循环水箱与集水斗之间连通设置有两组回流管,水泵固定安装在循环水箱顶端,水泵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吸水管,吸水管的输入端穿过循环水箱顶端进入至循环水箱腔室内,吸水管的输出端连通设置有排水管,U型排水管的输入端与排水管的输出端连通,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U型排水管上对称连通设置有多组喷淋管,每组喷淋管上均对应设置有喷头,多组喷头均位于两组培养皿下方,循环水箱顶端连通设置有入水口,密封盖可开合安装在入水口处。
本发明的一种幼龄苗木速生培养系统,还包括过滤网,过滤网可更换安装在培养箱和集水斗之间。
本发明的一种幼龄苗木速生培养系统,循环水箱前端设置有液位计。
本发明的一种幼龄苗木速生培养系统,还包括四组万向轮,四组万向轮分别安装在四组支腿底端。
本发明的一种幼龄苗木速生培养系统,还包括推把,推把固定安装在培养箱右端。
本发明的一种幼龄苗木速生培养系统,推把上设置有把套。
本发明的一种幼龄苗木速生培养系统,密封盖上设置有观察窗。
本发明的一种幼龄苗木速生培养系统,密封盖上设置有环状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首先打开密封盖向循环水箱腔室内输入水分,然后启动水泵,配合吸水管和排水管将水分吸取并输送到U型排水管内,通过多组喷淋管和多组喷头对两组培养皿内的幼龄苗木进行喷灌,水分经过两组滤板过滤进入至两组培养皿底部,并经过苗木根部对水分进行吸收,多余水分落入至集水斗内并通过两组回流管回流至循环水箱腔室内,配合水泵实现水分循环利用即可,便于实现水分对幼龄苗木根部的直接灌溉,促进苗木的水分吸收,进而促进植物生长,同时促进水分循环利用,节省水源,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透明安装板和培养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绿叶生态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绿叶生态园林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4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