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脸识别装置、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5884.9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9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刚;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理光图像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10/44;G06V10/7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2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装置 方法 以及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只需要用户登记不戴口罩的普通人脸,就能够对用户在戴口罩时的人脸进行准确识别的人脸识别装置、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待识别图像获取部,获取待识别图像;眼部识别判定部,对待识别图像以及识别用人脸图像中的眼部区域进行匹配识别并判定出对应的用户识别信息作为第一识别信息;模拟图像形成部,采用遮挡用口罩图像以及待识别图像形成待识别模拟图像;人脸识别判定部,对待识别模拟图像以及模拟人脸图像进行匹配识别并将判定出对应的用户识别信息作为第二识别信息;以及用户判定部,在第一识别信息与第二识别信息相一致时将相应的用户识别信息判定为待识别图像所对应的用户识别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脸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脸识别装置、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如在门禁、考勤系统中设置人脸识别装置,便于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
然而,当用户佩戴口罩时,人脸识别装置就会受到影响而无法正确地完成识别。一方面,由于口罩遮挡了大部分的人脸特征,人脸识别装置难以基于剩下的小部分人脸特征进行人脸识别,会导致口罩人脸的识别精度严重降低;另一方面,口罩的颜色、样式多种多样,人脸识别装置也容易对一些口罩进行误识别,从而进一步地降低口罩人脸的识别精度,甚至导致识别错误。
尤其是在用户普遍佩戴口罩的情况下,人脸识别装置很难正常工作。例如,在疫情环境下,为了完成人脸识别,用户就不得不需要在门禁这种人流量较大的位置卸下口罩,从而带来一定的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只需要用户登记不戴口罩的普通人脸,就能够对用户在戴口罩时的人脸进行准确识别的人脸识别装置、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结构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装置,用于对用户在戴口罩时拍摄的待识别图像进行识别并识别出对应的用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信息存储部,存储有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该用户预先拍摄的未戴口罩的识别用人脸图像以及根据预定的遮挡用口罩图像对识别用人脸图像中的人脸进行遮挡后形成的模拟人脸图像;待识别图像获取部,获取待识别图像;眼部识别判定部,对待识别图像以及识别用人脸图像中的眼部区域进行匹配识别并将与判定为匹配的识别用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用户识别信息作为第一识别信息;模拟图像形成部,采用遮挡用口罩图像以及待识别图像形成待识别图像中人脸被口罩遮挡的待识别模拟图像;人脸识别判定部,对待识别模拟图像以及模拟人脸图像进行匹配识别并将与判定为匹配的模拟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用户识别信息作为第二识别信息;以及用户判定部,在第一识别信息与第二识别信息相一致时将相应的用户识别信息判定为待识别图像所对应的用户识别信息。
结构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用于对用户在戴口罩时拍摄的待识别图像进行识别并识别出对应的用户,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用户信息存储步骤,对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该用户预先拍摄的未戴口罩的识别用人脸图像以及根据预定的遮挡用口罩图像对识别用人脸图像中的人脸进行遮挡后形成的模拟人脸图像进行存储;待识别图像获取步骤,获取待识别图像;眼部识别判定步骤,对待识别图像以及识别用人脸图像中的眼部区域进行匹配识别并将与判定为匹配的识别用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用户识别信息作为第一识别信息;待识别模拟图像形成步骤,采用遮挡用口罩图像以及待识别图像形成待识别图像中人脸被口罩遮挡的待识别模拟图像;整体人脸识别步骤,对待识别模拟图像以及模拟人脸图像进行匹配识别并将与判定为匹配的模拟人脸图像相对应的用户识别信息作为第二识别信息;用户判定步骤,在第一识别信息与第二识别信息相一致时将相应的用户识别信息判定为待识别图像所对应的用户识别信息。
结构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理光图像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理光图像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58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教学系统
- 下一篇:定位装夹装置、变向定位锁紧装置及变向定位锁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