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化合物以及使用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6134.3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4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天天;杨雷;徐先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H01L51/54;H01L5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董琳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化合物 以及 使用 电子元件 电子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以及使用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下式1与式2稠合形成的结构,*表示式1与式2稠合的连接点。本申请的有机化合物能够提高电子元件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以及使用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科学的进步,用于实现电致发光或者光电转化的电子元器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该类电子元器件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阴极和阳极,以及设置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功能层。该功能层由多层有机或者无机膜层组成,且一般包括能量转化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阳极之间的空穴传输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阴极之间的电子传输层。
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为例,其一般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传输层、作为能量转化层的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当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向有机发光层移动,阳极侧的空穴也向发光层移动,电子和空穴在有机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进而使得有机发光层对外发光。
现有技术公开了可以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制备发光层的材料。然而,依然有必要继续研发新型的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电子元器件的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以及使用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该有机化合物可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下式1与式2 稠合形成的结构:
其中,式1与式2稠和,*表示式1与式2稠合的连接点;
Ar1和Ar2相同或不相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L1、L2和L3相同或不相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亚杂芳基;
R1、R2和R3相同或不相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6-30 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杂芳基;
n1表示R1的个数,n1为0、1、2、3或4,n1大于1时,任意两个R1相同或不同;
n2表示R2的个数,n2为0、1或2,n2大于1时,任意两个R2相同或不同;
n3表示R3的个数,n3为0、1、2、3或4,n3大于1时,任意两个R3相同或不同;
Ar1、Ar2以及L1、L2和L3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3-20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6-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9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灯具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鸭嘴式线夹结构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