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充电桩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终止寿命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6318.X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6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尹德友;倪计民;吴广新;戚正刚;石秀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G01R31/389;G01R31/367;G01R31/36;G01R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充电 电动汽车 电池 终止 寿命 诊断 方法 | ||
1.一种结合充电桩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终止寿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将处于寿命末期的电池包充满电,搁置1小时±1分钟后采用脉冲放电法测试得到寿命末期电池包的内阻,建立寿命末期电池包环境温度与内阻之间关系的表格;
(2)、将待诊断的电池包充满电,搁置1小时±1分钟,记录充电环境温度,并采用脉冲放电法测试得到待诊断电池包的内阻R1;
(3)、从步骤(1)建立的表格中寻找与步骤(2)获得的充电环境温度相邻的两个环境温度,并使用插值法得到步骤(2)获得的充电环境温度所对应的寿命末期电池包的内阻R0;
(4)、比较步骤(2)得到的待诊断电池包的内阻R1和步骤(3)得到的充电环境温度所对应的寿命末期电池包的内阻R0,若满足R1kR0的关系,则判断待诊断电池包达到终止寿命,否则判断待诊断电池包未达到终止寿命,其中k为处于0.8至1.0之间的判断系数。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充电桩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终止寿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于寿命末期的电池包和待诊断电池包之间的型号以及出厂规格和性能参数完全相同。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充电桩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终止寿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不同环境温度为以Tmin为下限、Tmax为上限、ΔT为均等间隔步长的温度序列,其中Tmin和Tmax分别为电池包允许的最低和最高充电环境温度,ΔT=p(Tmax-Tmin),其中p为处于0.05至0.2之间的系数。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充电桩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终止寿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所述的将电池包充满电的方法,为根据厂商指定的数值恒流或恒功率充电至额定充电截止电压。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充电桩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终止寿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所述的采用脉冲放电法测试得到电池包的内阻的方法完全一致,具体子步骤:
子步骤S1、测试并记录电池包的开路电压值;
子步骤S2、以qC倍率恒流放电10秒,记录放电结束时刻电池包的端电压值,其中q处于1到10之间;
子步骤S3、将子步骤S1获得的开路电压值减去子步骤S2获得的端电压值,然后再除以子步骤S2采用的放电电流值,得到电池包的内阻。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充电桩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终止寿命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步骤(3)和步骤(4)在电动汽车或电池包的制造厂商处执行,所述步骤(2)在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场所执行,步骤(2)测试得到待诊断电池包的内阻R1及其环境温度值结果发回电动汽车或电池包的制造厂商,然后由制造厂商完成步骤(3)和步骤(4)并将步骤(4)得到的最终结果发送给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未经同济大学;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31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