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冻混凝土构件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6359.9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7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袁慈宇;梁晨;王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曙光装配式建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B28B11/24;B28B13/02;B28C5/00;C04B11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11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构件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构件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冻混凝土构件及其生产工艺。抗冻混凝土构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700‑850份卵石;500‑600份改性硅酸盐水泥浆;80‑120份粉煤灰;30‑40份硅灰;3‑5份防冻剂;1‑2份引气剂;其生产工艺为:S1.原料拌合;S2.成型养护。本申请的抗冻混凝土构件采用改性硅酸盐水泥浆和防冻剂,改性硅酸盐水泥浆具有较好的抗冻性和强度,防冻剂的加入可减少寒冷气候对混凝土构件的影响,从而综合提高了制得的混凝土构件的抗冻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构件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冻混凝土构件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用混凝土制成的梁、板、柱等基础构件,统称为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构件应用极为广泛,是建筑领域重要的结构构件之一,主要包括预制构件和现浇构件两种。
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3526877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制混凝土构件用于制作墙,预制混凝土构件厚度所在侧面伸出一个或多个纵向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上开有横向孔洞。
在潮湿寒冷气候下,上述预制混凝土构件易产生裂纹,缩短了混凝土构件整体的使用寿命,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混凝土构件抗冻性不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抗冻混凝土构件及其生产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冻混凝土构件及其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冻混凝土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冻混凝土构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700-850份卵石;
500-600份改性硅酸盐水泥浆;
80-120份粉煤灰;
30-40份硅灰;
3-5份防冻剂;
1-2份引气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实验可知,相比于普通的硅酸盐水泥,改性硅酸盐水泥浆具有较好的抗冻性和强度,与其他原料混合后,能提高制得的混凝土构件的抗冻性和强度。
粉煤灰和硅灰作为填料使用,搅拌混匀后填充于制得的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内,减小了混凝土内部孔径的大小,孔径大小与孔隙中水的冰点呈正相关,从而降低了孔隙内水的冰点,延迟了孔隙内水冰冻的发生,进而降低了混凝土构件发生冻胀破坏的几率,提升了制得的混凝土构件的抗冻性能。同时,减少了粉煤灰的排放,进而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具有一定的环保效果。
防冻剂的加入可减少寒冷气候对混凝土构件的影响,减少了低温天气时新拌混凝土内部的水发生冻结的情况,提高了混凝土构件的抗冻性。
添加引气剂混合后,引气剂的掺入使混凝土拌合物内形成大量稳定的封闭球状气泡,存留在气泡内的的空气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延迟了混凝土拌合物内水冰冻的发生,降低了混凝土构件发生冻胀破坏的几率,提高了混凝土构件的抗冻性。
综上所述,通过改性硅酸盐水泥浆、粉煤灰、硅灰、防冻剂和引气剂的综合作用,使得制得的混凝土构件具有良好的抗冻性。
优选的,所述防冻剂包括质量比为1:1的乙酰乙酰邻羧基苯胺和氯化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乙酰乙酰邻羧基苯胺吸附于改性硅酸盐水泥浆表面,使水泥浆内的水泥颗粒表面带相同电荷而相互排斥,进而分散均匀,释放了颗粒间多余的水分,减少了水分蒸发时颗粒间产生的毛细空隙,使得混凝土的网络结构更为致密,减小了混凝土内部的孔径大小,从而提高了制得的混凝土构件的抗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曙光装配式建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曙光装配式建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