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结核杆菌免疫原性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36741.X 申请日: 2021-03-03
公开(公告)号: CN113121703B 公开(公告)日: 2023-04-25
发明(设计)人: 申兆兴;黎勇;周亚凤;宋淑婷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晶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C12N15/62;C12N15/70;C12N1/21;G01N33/569;G01N33/68;C12R1/19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段卉
地址: 201207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结核杆菌 免疫原性 融合 蛋白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结核杆菌免疫原性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具有结核杆菌的免疫原性,相较于常用结核免疫原ESAT6该融合蛋白具有更明显的免疫原性,可作为结核免疫原蛋白初步筛选中的阳性标志物。从而为进一步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核病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结核杆菌免疫原性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据WHO发布的2019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1/4的人口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每年约有1000万新病例发生,HIV阴性人群中,结核病导致约120万人死亡。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及预防结核病日益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重视。

结核特异性免疫原蛋白应用于结核免疫学诊断、疫苗等方面。对于结核潜伏性感染患者,常用方法PPD皮试方法,但筛选特异性差、准确率较低。而抗原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刺激实验或γ干扰素释放实验明显提高了诊断的灵敏性。ESAT6和CFP10蛋白是结核早期分泌蛋白,作为抗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优于TST;并且,ESAT6和CFP10的样品血液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PPD皮试;但是,ESAT6及CFP10这些常用免疫原的敏感性仍不是很高。因此,目前结核诊断检测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急需特异性、敏感性更好的结核免疫原,结核免疫原筛选及阳性标志物的选择至关重要。

RD1区域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的毒力因子,在结核疫苗研制开发和检测诊断方面都受到了广泛重视。Rv3872(PE35)、Rv3873(PPE68)是结核分枝杆菌RD1区域基因所编码的,是RD1区域免疫性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较多的结核免疫原,在血清诊断和细胞免疫学诊断方面展现出较好的前景。有研究证明Rv3872、Rv3873参与病原-宿主相互作用,与细胞免疫应答相关,依赖TLR2受体诱导THP-1巨噬细胞分泌IL-10和MCP-1并降低IL-12p70的分泌,抵御宿主清除。ELISA检测结核患者或BCG接种健康者血清中Rv3872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敏感性分别为92%和89%,特异性分别为95%和91%。Rv3873可诱发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并产生高水平IFN-γ,可应用于结核诊断候选抗原,特异性为92.1%,敏感性为53%(杜凤娇,陈曦,刘菲,等.结核分枝杆菌RD1区编码蛋白在结核病诊断中的潜在价值[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9.),。Rv3872、Rv3873可激发细胞免疫应答,已用于DNA菌苗的研制,可作为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的候选菌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结核杆菌免疫原性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该融合蛋白表达量高、上清表达、活性高;可作为在巨噬细胞结核免疫原蛋白筛选时阳性标志物应用,该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通过免疫原蛋白ESAT6与Rv3872-3873重组融合蛋白分别刺激巨噬细胞,其中ESAT6蛋白作为参考免疫原,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情况,Rv3872-3873刺激巨噬细胞IFN-γ、IL-6、IL-8细胞因子含量有着明显变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要求保护以下内容:

一种融合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一种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一种重组载体,携带有所述的编码基因。

一种工程菌,携带有所述的重组载体。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所述的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诱导培养所述的工程菌、收集菌体、破碎菌体、收集上清、经过镍柱亲和层析、G25层析柱除盐和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即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晶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晶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7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