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塑膜用尼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6789.0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5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钠泽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4 | 分类号: | B32B27/34;B32B27/18;B32B27/38;B32B33/00;B29D7/01;C08L77/00;C08L63/00;C08K3/38;C08J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04 | 代理人: | 李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塑膜用 尼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塑膜用尼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尼龙薄膜领域,本发明包括上面层、芯层和下面层,所述上面层包括10~35份重量的共聚尼龙、0.5~2份重量的防粘剂、0.5~1份重量的爽滑剂、2~5份重量的硼砂和68.4~89.8份重量的尼龙树脂;所述芯层包括100份重量的添加剂。本发明上面层以共聚尼龙和尼龙树脂为主,为薄膜提供一定的耐穿刺能力,同时还拥有良好的阻隔性和拉伸强度等物理性能,其次添加有硼砂粉,提高了尼龙的耐磨性,采用本方法制备的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具有较高的阻隔性能和耐穿刺性能,可满足包装产品的质保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尼龙薄膜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塑膜用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塑膜所要求的指标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也是与普通复合膜不同的地方是①极高的阻隔性;②良好的冷冲压成型性;③耐穿刺性;④耐电解液稳定性;⑤电性能(包括绝缘性)。
目前市场上的尼龙薄膜材料,拉伸强度非常不均匀,而且伸长率也非常不均衡,导致铝塑膜在固定的压力和速度下冲深,其次,现有的的膜料耐穿刺性以及耐磨效果均不够理想,难以满足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拉升强度不均匀以及耐穿刺性和耐磨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铝塑膜用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塑膜用尼龙,包括上面层、芯层和下面层,所述上面层包括10~35份重量的共聚尼龙、0.5~2份重量的防粘剂、0.5~1份重量的爽滑剂、2~5份重量的硼砂和68.4~89.8份重量的尼龙树脂;所述芯层包括100份重量的添加剂;所述下面层包括92~96份重量的环氧树脂、2~6份重量的发泡剂、0.5~2.5份重量的发泡引发剂、2~5份重量的硼砂和0.5~1.5份重量的消光粉。
优选地,一种铝塑膜用尼龙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上面层物料按比例投入干燥容器中:10~35份重量的共聚尼龙、0.5~2份重量的防粘剂、0.5~1份重量的爽滑剂、2~5份重量的硼砂和68.4~89.8份重量的尼龙树脂;
将芯层物料按比例投入干燥容器中:100份重量的添加剂;
将下面层物料按比例投入干燥容器中:92~96份重量的环氧树脂、2~6份重量的发泡剂、0.5~2.5份重量的发泡引发剂、2~5份重量的硼砂和0.5~1.5份重量的消光粉;
步骤(2):采取蒸汽加热,温度达到90℃后开启真空泵进行干燥,30分钟后停止真空泵并充入氮气,抽样进行水分测试;
步骤(3):将所述上面层、芯层和下面层中各组分按配方比例分别进行混合,并通过高速混合机分散均匀;
步骤(4):将所述上面层、芯层和下面层中各组分分别投入至各自对应的挤出机中熔融挤出,使得熔体经过T型模头流延至激冷辊上冷却铸片;
步骤(5):将未拉伸的铸片在50~60℃的恒温水槽中实施1min左右的调湿处理,调湿后的铸片表面用气刀将表面残留水分吹干,在进入到拉伸箱的拉伸区进行同步拉伸处理,其中拉升温度控制在150~180℃之间,拉伸倍率为2.5*2.5~3.3*3.3;
步骤(6):将通过拉伸后的薄膜进行光照热定型处理后,使发泡引发剂产生反应,从而引发发泡剂分解发泡;
步骤(7):经过发泡的尼龙膜在定型区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200℃~210℃,并给予松弛,松弛比例2%~5%,然后收卷,分切,用铝箔包装后保存入库。
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所用光源为激光和红外线光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2)抽样水分测试的结果当干燥程度达到1000~1100ppm时干燥结束,否则,继续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钠泽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钠泽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