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疲劳预应力变截面钢吊车梁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7565.1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1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常好诵;任志宽;岳清瑞;幸坤涛;赵晓青;段梦兰;郑云;李亮;李贺贺;杨东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星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8 | 代理人: | 艾变开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预应力 截面 吊车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抗疲劳预应力变截面钢吊车梁,其特征在于:具有上翼缘、下翼缘、腹板、端板,以及对称布置于腹板两侧的锚固端、转向器、预应力钢绞线、锚具,并且,
所述钢吊车梁还具有竖向加劲肋,竖向加劲肋与上翼缘和腹板垂直焊接固定,包括位于钢吊车梁跨中的若干第一竖向加劲肋,以及位于钢吊车梁两端的两条第二竖向加劲肋,且第二竖向加劲肋的长度小于第一竖向加劲肋,第二竖向加劲肋的底端延伸至与钢吊车梁的变截面处齐平,或略低于钢吊车梁的变截面处;
所述钢吊车梁两端的端板上预先按照设计位置开设有钢绞线通孔;
所述锚固端焊接在两端的端板上的钢绞线通孔处,锚固在端板外侧,锚固端由锚板和两块锚板加劲板构成,锚板上开设有锚孔,锚板设置在钢吊车梁两端的端板外侧面,两块锚板加劲板焊接在端板内侧面和腹板上,并布置于钢绞线两侧,与钢绞线平行;
所述转向器有两个,分别固定在一个第二竖向加劲肋的底端;
所述钢绞线绕过转向器,两端穿过钢绞线通孔并通过锚具锚固在锚固端,且钢绞线的走向与钢吊车梁变截面的形状大体一致,形成包括一个平直线段和两个斜直线段的三折线钢绞线,平直线段对应钢吊车梁的变截面处,或略低于钢吊车梁的变截面处,斜直线段与钢吊车梁变截面处的疲劳裂纹发展趋势大致垂直;
所述转向器由一节圆钢管制成,圆钢管垂直于腹板安装在第二竖向加劲肋的底端,与腹板和第二竖向加劲肋的底端均焊接固定;
所述圆钢管内部竖向焊接有加劲肋,加劲肋与第二竖向加劲肋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圆钢管上,位于钢绞线的两侧各焊接有一块限位板,两块限位板之间形成限位槽,钢绞线从限位槽中绕过圆钢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预应力变截面钢吊车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竖向加劲肋的边缘,对应钢绞线的位置开设有豁口以供钢绞线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预应力变截面钢吊车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斜直线段与平直线段之间所夹锐角不超过15°。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疲劳预应力变截面钢吊车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设计图纸将制造变截面钢吊车梁所需板件切割下料,焊接拼装钢吊车梁的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
在钢吊车梁两端各焊接一块端板,端板上按照设计位置开设钢绞线通孔;
在钢吊车梁跨中焊接若干第一竖向加劲肋,第一竖向加劲肋外侧边缘按照设计位置开设一豁口供钢绞线通过,在钢吊车梁两端焊接两条第二竖向加劲肋,第二竖向加劲肋底端与钢吊车梁的变截面处齐平或略低于钢吊车梁的变截面处;
在第二竖向加劲肋底端焊接一节圆钢管,并在圆钢管内部焊接加劲肋,以及在圆钢管底部焊接两块限位板,两块限位板之间形成钢绞线限位槽供钢绞线通过;
在端板外侧面设置锚板,锚板外表面垂直于钢绞线,锚板中心开设锚孔,并在端板内侧面平行于钢绞线方向布置两块锚板加劲板,锚板加劲板与端板和腹板焊接;
在锚板的锚孔中穿设钢绞线,钢绞线绕过所述圆钢管并从所述豁口穿过,将钢绞线的两端用锚具锚固在锚板上,通过两端张拉施加设计要求的预应力,抗疲劳预应力变截面钢吊车梁制造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756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