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生产车间用无风吸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8289.0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苡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苡 |
主分类号: | D06G1/00 | 分类号: | D06G1/00;D06C3/00;D06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生产 车间 无风 吸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生产车间用无风吸尘装置,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该纺织生产车间用无风吸尘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热风机,且热风机的出风口与分流管的进气端连接,分流管由一根总管和三根分管组成,且三根分管呈排状等距焊接在总管的正面并内腔相互连通,机体内呈排状等距设置有三个拉伸机构,三个分管的底端均贯穿机体的正面并与三个拉伸机构连接,所述拉伸机构包括固定管、异形柱状囊、转环、曲形短管、固定筒、弧形片。该纺织生产车间用无风吸尘装置,基于热气流驱动拉伸机构使其转动的过程中,持续与纺织品接触并通过热量实现自身形变,将纺织品与拉伸机构接触的部分有效扩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生产车间用无风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棉布等纺织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沾染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同时伴随生产加工步骤的持续进行,与纺织品接触的灰尘颗粒逐渐积攒在纤维之间,使得常规的除尘手段并不能够有效地去除纺织品内部纤维之间积攒的灰尘,从而导致产品在完成加工后不符合安全质量,生产加工活动中产生的有害颗粒物在纺织品内积攒过多,极易导致消费者在使用该种纺织品加工出的织物过程中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生产车间用无风吸尘装置,能够有效去除纺织品纤维之间积攒的灰尘与有害颗粒,从而保障产品质量以及使用安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纺织生产车间用无风吸尘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热风机,且热风机的出风口与分流管的进气端连接,分流管由一根总管和三根分管组成,且三根分管呈排状等距焊接在总管的正面并内腔相互连通,机体内呈排状等距设置有三个拉伸机构,三个分管的底端均贯穿机体的正面并与三个拉伸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固定管、异形柱状囊、转环、曲形短管、固定筒、弧形片、气动抖动机构和喷气机构,所述固定管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机体内壁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且固定管的内腔与分管的内腔连通,异形柱状囊套装在固定管上,且异形柱状囊前后两端与固定管之间均通过密封球轴转动连接,密封球轴套装在固定管上,数个转环等距套接在固定管上,且数个曲形短管沿螺旋线方向穿插在固定管上并连通其内外两侧,曲形短管与转环相间设置,数个固定筒呈等距环绕状固定连接在转环上,且固定筒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片的后侧,每个固定筒与异形柱状囊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气动抖动机构,数组喷气机构沿Z轴方向等距设置在异形柱状囊内,且喷气机构六个为一组呈等距环绕状设置在异形柱状囊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异形柱状囊设置有喷气机构部分的侧表面向外凸出,曲形短管位于固定管外侧的一端朝向弧形片弯曲。
优选的,所述气动抖动机构包括柔韧杆、软筋、纯铁球、柔性膜、抖动杆、阻流片和磁球,所述柔韧杆滑动连接在固定筒内,且柔韧杆的一端从固定筒内伸出与异形柱状囊的内壁固定连接,柔韧杆靠近异形柱状囊内壁的一段开设有镂空处,且镂空处内固定连接有两个软筋,两个软筋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纯铁球,柔性膜嵌装在弧形片的底部并贯穿其顶部,抖动杆穿插在柔性膜的中部,抖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阻流片,磁球固定连接在抖动杆的顶端并接近柔韧杆的镂空处。
优选的,所述柔韧杆三分之二的部分位于固定筒内,且柔韧杆从固定筒内伸出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异形柱状囊内壁上对应其侧表面呈内凹状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苡,未经王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8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生产用白鸭绒脱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学生想象力的数学教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