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可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8430.7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1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曹洪斌;赵玉洗;沈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7/04 | 分类号: | H04R7/04;H04R7/08;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杨兰兰 |
地址: | 21502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导 发声 装置 穿戴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可穿戴设备,属于骨传导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振膜、激励器和支架,支架与振膜围成一个腔体,支架与振膜相对的一面为底壁,佩戴时可以振膜方向与人脸贴合,也可以底壁方向与人脸贴合,振膜在激励器的作用下发声振动,振膜为单层或多层膜,多层膜为单一材料或不同材料,多层膜包括至少固体、液体及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结合结构。腔体不带阻尼孔,也可以是带有阻尼孔的腔体。激励器包括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分别固定在振膜上和底壁上,且位置可以互换,或者整体封装后安装在振膜上。本发明通过空气耦合传声或腔壁耦合传声,实现了中低频频响效果好的骨传导发声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0年12月1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011459320.5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的优先权,该中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传导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耳机根据佩戴方式分为耳塞式耳机、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和挂耳式耳机。通常,这些耳机绝大部分都是采用传统的利用空气振动的原理,耳机振动空气,空气再振动耳膜,从而将声音传到耳朵里。这种普通耳机降噪功能不令人满意,可播放音乐的频率和音质受限,同时长期大音量地使用耳机对耳膜有影响,使听力下降。于是,市场上逐渐兴起了一种骨传导耳机,也出现了骨传导穿戴设备。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相对于通过声膜产生声波的传统声音传导方式,骨传导省去了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而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骨传导耳机将声音直接通过头骨传送到耳朵内部的耳神经,不需要耳膜,听力不会受到影响。同时,戴着骨传导耳机周围的声音仍然可以听到,并且可进行一般对话,这样也避免了因听不到外界的声音而引发的事故危险。
但是因为骨传导耳机是通过振动肌肤、颅骨再传导到耳小骨,如果骨传导耳机贴合皮肤佩戴,低频和中频所产生的振动在骨传导应用中会使人感到不适,因为低、中频产生的振动位移较大,导致人的受话肌体麻痒,因此,现有的骨传导耳机都是将低频内容过滤掉大部分或者全部,以提高人们佩戴骨传导耳机受话的舒适度。同时,因为现有的骨传导耳机都是通过动铁式实现振动传导发声,中、低频频响失真,音效不好,因此研究一款具有丰富低频内容,改善中、低频音质音效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很有意义。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骨传导耳机为避免直接贴合皮肤佩戴时,因低、中频较大位移振动导致受话肌体不适,因此大部分或全部的低、中频内容被过滤了,严重影响了音质;
2.现有骨传导耳机是通过动铁式实现振动传导发声,中、低频响应失真,音效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传导发生装置,包括振膜、激励器和支架,支架与振膜围成一个腔体,支架与振膜相对的一面为底壁,佩戴时可以振膜方向与人脸贴合,也可以底壁方向与人脸贴合,振膜在激励器的作用下发声振动,振膜为单层或多层膜,多层膜至少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和第二层均为固体材料。第一层和第二层材料之间还具有第三层,第三层至少包括液体、气体或固体中的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可以带有阻尼孔,也可以不带有阻尼孔。带有阻尼孔时,在支架上设置阻尼孔。激励器设置于第一腔体内,包括磁路组件和线圈组件,分别固定在振膜上和底壁上,且位置可以互换,或者整体封装后安装在振膜上。本发明通过空气耦合传声或腔壁耦合传声,实现了中低频频响效果好的骨传导发声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穿戴设备包括使用上述骨传导发声装置,如VR头显,以及AR/VR眼镜等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包括振膜、激励器和支架;
所述振膜嵌设于所述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索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84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