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MD的光刻设备数据传输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8507.0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5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胡丹峰;张林;王加俊;方二喜;邹玮;胡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G06F15/78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md 光刻 设备 数据传输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MD的光刻设备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计算机和DMD板卡,所述DMD板卡包括USB接口芯片、FPGA芯片、DDR2和DMD芯片组;所述计算机作为系统中的上位机,通过发送指令控制DMD板卡进行图像显示,同时完成对矢量图形文件的解析和数据初步处理,在处理后将数据指令经由USB接口芯片发送给FPGA芯片;所述USB接口芯片用于连接USB接口和FPGA芯片,接收计算机通过上位机软件发送的数据和指令并发送给FPGA芯片;所述FPGA芯片用于接收矢量图形数据,对其进行光栅化处理后生成的位图图像数据并存储于DDR2,将存储的图像数据读取出来发送给DMD芯片组;所述DMD芯片组用于数据加载、微镜复位、块清零操作,并通过PWM脉冲宽度调制方式实现灰度图像的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DMD的光刻设备数据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器件)是德州仪器开发的一种将光机械和电子机械相结合的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器件,DMD是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数字光处理)技术的基础[1]。DMD有两种稳定状态,通过两种状态下微镜的偏转方向来控制光路的“打开”和“关闭”[1]。DMD技术因其具有反射效率高,分辨率高,对比度高,稳定性好,刷新速度快等优点被用于数字光刻领域[2]。
在使用DMD时,需要先将图像数据从上位机中传送到DMD板卡上,由于使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来控制DMD芯片组和传输数据,而FPGA运用方法灵活,能够通过多种接口完成数据交互。周浩等在上位机中对n位灰度图像进行拆分,分解为n张二值图像,再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将数据传送给板卡上的CY7C68013A芯片,CY7C68013A芯片再将数据传送FPGA,并经FPGA将数据缓存至DDR2(Double Data Rate 2,第二代双倍数据率)内存[3];池文明与文献[3]中方法类似,其在存储图像时,便存储n张二值黑白图像,上位机直接依次读取、发送n张二值黑白图像[4];宋振清在传送图像数据时利用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和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两种视频传输接口,接受上位机的视频数据,将接受到的视频图像数据转换成位图图像数据进行存储[5]。
上述传输方法虽然传输数据的形式略有不同,但都是传输位图图像,数据量很大,文献[3]和文献[4]直接通过上位机或者人工手动的方式对灰度图像进行分拆,没有减小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文献[5]利用视频传输接口进行图像数据,虽提高了传输速度,但需要额外增加DVI和HDMI接收芯片,增加了系统成本。
以下为上述背景中涉及到的文献名称:
[1]Texas Instruments.DMD 101:Introduction to Digital MicromirrorDevice(DMD)Technology[EB/OL].https://www.ti.com.cn/cn/lit/pdf/dlpa008,Feb,2018.
[2]唐志方,牟达,杨旭,等.基于DMD的数字光刻定焦变倍投影系统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2(02):56-60.
[3]周浩,张涛,崔文楠.基于数字微反射镜器件(DMD)灰度显示帧频提高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14(21):257-261.
[4]池文明.用于光刻成像的DMD图像曝光方法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85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列车裙板自动焊接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站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