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角折弯用Q355NE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0832.0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付中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2C38/12;C22C38/06;C22C38/04;C22C38/02;C22C33/04;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0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角 折弯 q355ne 钢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角折弯用Q355NE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涉及中厚板钢板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Q355NE钢板中化学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11‑0.14%、Si:0.10‑0.20%、Mn:1.30‑1.50%、P:≤0.020%、S:≤0.005%、Als:0.015‑0.035%、Nb:0.01‑0.030%、Ti:0.010‑0.02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调整中厚钢板的化学成分以及生产工艺,使得制备的Q355NE钢板具有良好的强度、塑性、韧性和成型性。该钢板的屈服强度富余量以及抗拉强度大,具有较好的冷塑性,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可应用于超低温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厚钢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角折弯用Q355NE中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中厚板是钢铁工业重要产品之一,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包括风电塔筒制造、锅炉和压力容器制造、船体制造、桥梁、钢结构制造等。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异型钢结构特别是直角结构越来越多的采用钢板直接冷折弯成型,由于其折弯内弧半径过小,对钢板冷成型性能要求更高。在GB/T1591~201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中只是规定了室温状态下的冷弯检验,其冷弯内弧半径普遍较大,如20mm厚度钢板,冷弯试验为冷弯180°,内弧半径r=1.5a(a为试样厚度)也就是30mm,相比之下目前众多机械加工厂采用的直角折弯苛刻许多。因此也导致折弯加工时钢板出现开裂,且开裂比例较高,钢厂冷折弯质量异议居高不下,严重影响钢厂产品质量形象和客户的使用体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通过合理的合金元素配比,以中碳铌微合金化思路,采用正火轧制技术,使得钢板具有优异的冷折弯性能,可满足室温至零下20℃环境下直角折弯加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角折弯用Q355NE钢板及其生产方法,该方法制备的钢板满足室温至零下20℃环境下直角折弯加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角折弯用Q355NE钢板,所述Q355NE钢板的厚度为8-40mm,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化学组分:
C:0.11-0.14%、Si:0.10-0.20%、Mn:1.30-1.50%、P:≤0.020%、S:≤0.005%、Als:0.015-0.035%、Nb:0.01-0.030%、Ti:0.010-0.02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直角折弯用Q355NE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上述化学成分的钢水进行冶炼,并将冶炼后的钢水浇注成250mm厚的板坯;
(2)将板坯进行切割后进行加热处理;
(3)对加热处理的板坯进行正火轧制粗轧;
(4)对正火粗轧后的板坯进行正火轧制精轧,并将轧后钢板进行空冷。
优选的,步骤(1)所述钢水在冶炼过程中进行全程吹氩以及一次拉碳处理,并在出钢过程中加入Nb-Fe,在LF精炼处理前造白渣控铝脱氧,然后加入TiFe,得到所述钢水。
优选的,步骤(1)所述钢水在浇注时采用氩气进行保护浇注。
优选的,步骤(2)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1100~1250℃,加热时间为160-200min。
优选的,步骤(3)所述正火粗轧工序中开轧温度为1050~1100℃,轧制道次为7~10道,粗轧末道次压下率不低于20%,中间坯厚度≥3.0倍成品厚度,最小中间坯厚度≥40mm。
优选的,步骤(4)所述正火精轧工序中,开轧温度为880~960℃,精轧终轧温度830~860℃,过程道次为6~8道次,精轧末3道次总压下率不低于15%。
本发明的直角折弯用Q355NE钢板中含有以下化学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0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