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毂电机用加载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0868.9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7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丁芳;马玲;姜能惠;张钱斌;李琤;赵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R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杨宇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毂 电机 加载 测试 装置 | ||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轮毂电机用加载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加载机构,轮毂电机连接于加载机构上,轮毂正面内圈沿径向设有叶片,冷却管一端绕设经由轮毂电机,并固定连通于循环筒一端,冷却管另一端绕设经由各固定架,并导通连接于循环筒另一端,同时循环筒内设有叶轮,通过调节电机传动加载机构,以调节控制向下的加载压力,通过轮毂电机驱动轮毂转动,以带动各连接轴往复穿设运动,以带动叶片转动吹风散热,同时通过内环传动转环转动,以带动叶轮相对于循环筒快速转动,以带动冷却介质自动沿冷却管快速内循环流动,并通过相关检测设备测量轮毂电机的转速、旋转产生的噪声,温升等。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轮毂电机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毂电机用加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快速增加,同样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紧张的问题,为此,传统汽车行业逐渐瞄准电动汽车这一新兴领域,早在1900年,就已经制造出了前轮装备轮毂电机的电动汽车,以轮毂电机装置驱动电动汽车的驱动方式被称为未来电动汽车的最终驱动模式,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轮毂电机装置装配完成后,一般要在实验室进行空载和负载测试,通电测试是必要环节,而目前市场上对传统汽车的测试装置较多,而针对电动汽车轮毂电机的测试装置却少之又少,且大都形式单一、功能简单,还不够成熟,一般使用测试台架,将轮毂电机同轴连接于测试台架上后通电,以得到各种测试数据,从而并不能完全反映行驶使用中的实际工况,其性能测试数据精确度较低,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由此,还不足以满足更好的实用性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轮毂电机用加载测试装置,以实现进一步高效、稳定、准确的加载测试轮毂电机的功能。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毂电机用加载测试装置,包括:
底座,底座上后侧竖直固定有背板;
加载机构,设于背板上;
调节电机,固定于背板上端,调节电机的输出端机械连接于加载机构上;
轮毂,轮毂内同轴设有内环,内环和轮毂外圈中间沿径向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架,轮毂外圈上设有外轮;
轮毂电机,连接于加载机构上,并位于轮毂背面内侧,以和轮毂驱动连接;
叶片,沿径向设于轮毂正面内圈,且叶片分别相对设于固定架的外侧,叶片两端固定有连接轴,一端的连接轴沿径向穿设于内环内,另一端的连接轴的外侧壁设计为螺纹结构,并沿径向穿设出轮毂外圈,且与轮毂螺纹啮合连接;
循环筒,同轴穿设于内环内部,循环筒上活动连接有转环,转环的外端面固定于内环内侧,以可绕循环筒同轴转动;
冷却管,冷却管内封闭填充有冷却介质,冷却管一端绕设经由轮毂电机,并固定连通于循环筒一端,冷却管另一端绕设经由各固定架,并导通连接于循环筒另一端;
叶轮,设于循环筒内,并同轴固定于转环内侧;
通过调节电机传动加载机构,以下压带动外轮贴合底座,通过轮毂电机带动轮毂转动测试,以依次带动连接轴往复穿设轮毂,以带动叶片转动吹风,同时通过内环传动叶轮转动,以带动冷却介质内循环流动。
优选地,加载机构包括有丝杆、螺母、上压板、下压板、弹簧,丝杆同轴固定于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螺母啮合连接于丝杆上,上压板固定于螺母底端,以可贴合背板侧端面上下滑动,下压板设于上压板的正下方,弹簧固定连接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轮毂电机连接于下压板侧端。
优选地,轮毂电机和下压板侧端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螺母底端和上压板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08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