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镓基绿光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1949.0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贾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S5/343 | 分类号: | H01S5/343;H01S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嘉毅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镓基绿光 激光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镓基绿光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氮化镓基绿光激光器,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设置的氮化镓单晶衬底、n‑GaN层、n‑AlGaN/GaN超晶格限制层、下波导层、有源区、p型电子阻挡层、上波导层、p‑AlGaN/GaN超晶格限制层、p‑GaN接触层;所述有源区为变温变生长速率的量子阱结构,下波导层和上波导层为梯度掺杂的复合波导层。本发明通过设置变温变生长速率的InGaN/InGaN量子阱结构作为有源区、梯度掺杂的u‑InGaN+u‑GaN+p‑GaN+p+‑AlGaN复合上波导层,以及梯度掺杂的n+‑Aly1Ga1‑y1N+n‑GaN+u‑GaN+u‑Inx5Ga1‑x5N复合下波导层,有效降低了激光器P型层光学吸收损耗,提高了激光器的量子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氮化镓基绿光激光器的绿光发光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光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氮化镓基绿光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包含了氮化镓(GaN),氮化铝(AlN)和氮化铟(InN)及它们的合金,III-V族氮化物是继硅,砷化镓之后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制作从紫外到绿光波段半导体激光器的理想材料。
氮化镓基绿光激光器在激光显示、生物医学、材料加工、光通讯、光存储、仪器和探测、图像纪录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氮化镓基半导体激光器目前最引人注目的应用领域是激光显示,激光显示是以红、绿、蓝三基色激光为光源的显示技术,可以最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丰富、艳丽的色彩,提供更具震撼的表现力。随着激光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GaN基激光器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然而目前激光器量子效率较低,使得发光强度较弱,进一步影响了氮化镓基绿光激光器的使用寿命、可靠性及稳定性。
中国专利申请CN101937954A公开了一种提高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内量子效率的外延生长方法,通过在生长有源区的铟镓氮量子阱层期间,使氨气和Ⅲ族金属有机源材料镓和铟交替脉冲地输入生长反应室,以形成高发光效率的铟镓氮量子阱发光层。但该外延生长方法制得的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的量子效率、发光强度仍达不到实际的高需求。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发光强度更高的氮化镓基绿光激光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发光强度弱的缺陷,提供一种氮化镓基绿光激光器,该氮化镓基绿光激光器具有变温变生长速率的InGaN/InGaN量子阱结构作为有源区,以及梯度掺杂的u-InGaN+u-GaN+p-GaN+p+-AlGaN复合上波导层结构,能够有效降低激光器P型层光学吸收损耗,提高绿光发光强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氮化镓基绿光激光器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氮化镓基绿光激光器,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设置的氮化镓单晶衬底、n-GaN层、n-AlGaN/GaN超晶格限制层、下波导层、有源区、p型电子阻挡层、上波导层、p-AlGaN/GaN超晶格限制层、p-GaN接触层;
所述有源区为从下到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垒层、第一变温层、第一阱层、第一变温保护层、第二垒层、第二变温层、第二阱层、第二变温保护层、第三垒层;
所述第一垒层为n+-GaN,Si掺杂浓度为1018~1019cm-3,n+-GaN的厚度为10~15nm;
所述第一变温层为Inx1Ga1-x1N变温层,随着生长厚度的增加x1由0.005~0.01增加到0.25~0.3,Inx1Ga1-x1N变温层的总厚度为0.5~1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1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