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手机APP的动态域名分配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2172.X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4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尹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慧达软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1/4511 | 分类号: | H04L61/4511;H04L67/1008;H04L67/00;H04M1/72403;H04M1/72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林聪源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手机 app 动态域名 分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机APP的动态域名分配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在手机APP被触发启动时,手机APP判断是否已设置应用编号;若已设置应用编号,则访问应用编号对应的服务器,若未设置应用编号,则携带输入的含有应用编号的登录信息访问缺省服务器;通过缺省服务器中预设的映射表获取应用编号对应的域名,并将域名返回至手机APP;手机APP判断域名是否存在,若域名不存在,则输出错误结果并结束登录过程,若域名存在,则在手机APP中保存域名,并访问域名对应的服务器;若在服务器中登录成功,则进入应用服务,并在手机APP中显示应用页面。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服务器的切换,并可实现服务端的负载均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手机APP的动态域名分配方法及一种基于手机APP的动态域名分配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同一产品(应用)安装在不同域名服务器上时,要单独为每个域名服务器生成手机安装包,特别在为苹果类型的应用系统打包时,需向APP Store上传每个域名的APP安装包,但单个企业的用户下载APP安装包的数量有限,导致单个企业用户的APP安装包一段时间后由于下载量过低而被迫从APP Store下架,影响后续人员的下载与安装。
每个手机除通过浏览器、微信小程序访问指定的手机应用外,还可通过下载手机安装包。每个手机应用系统在生成手机安装包时,设置APP的访问域名、APP名称、应用图标、APP关联的插件(拍照、录音,及显示控件),以及手机显示的参数设置和访问手机的权限设置。待手机安装后,将在手机桌面显示APP图标和名称,启动APP后,手机APP将与打包设定的域名所对应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提交数据、获取数据、显示数据,实现手机APP功能。比较常用的安装包有二种:Android安装包和iOS安装包(专用户苹果手机)。
在生成手机安装包时,设置APP的访问域名,并在手机APP安装并启动后,访问打包时设置的域名服务器。如果不同企业(用户)采购了同一个产品(手机应用系统),并需要单独安装到指定的服务器,则需要单独为每个用户生成手机安装包,每个安装包会设置一个固定的域名,在测试验证后将手机安装包提供给企业(用户)。每个用户将单独提供手机安装包的下载。如果用户需要支持苹果手机,由于苹果手机安装包只能从APP Store下载,因此每个用户需要申请APP Store上架(审批需要一段时间),每年支付一定费用。如果后期下载量过低会有下架风险。
如果不同企业(用户)共享同一个手机应用系统,则每个企业(用户)使用相同的安装包,可统一提供手机APP的下载服务。另外,系统的测试、正式运行环境是独立的,需要通过各自独立的安装包。测试后,需将系统发布到正式运行环境,并再次进行验证性测试。
现有技术在打包程序启动后,直接根据打包时设置的域名访问对应的服务器,导致同一个产品或相似应用如果由不同的用户使用,则需根据每个用户提供的域名分别打包。另外,即使是同一个系统的不同版本,如测试版、运行版,也要分别打包,发布到正式运行服务器后还需进行验证性测试。特别是对于iOS安装包,还需单独将安装包上传APPStore,经过审查后才能正式上架,同时还要承担由于后期下载次数低面临下架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手机APP的动态域名分配方法及系统,通过为手机APP增加一个域名变量,在启动手机APP时,根据其设置的应用编号分配对应域名,并保存在APP的域名变量中,以后在启动APP时直接访问各自服务器,通过对应用编号与域名的动态分配,能够实现服务器的切换,完成应用系统备份,还能够通过域名的更换实现在同一安装包的前提下完成测试安装包和正式运行安装包的切换,还可根据服务端的负载情况动态迁移手机APP访问的服务器,实现服务端的负载均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慧达软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慧达软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21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降解有机硅纳米胶囊药物载体
- 下一篇:电容感应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